如果對上蒙古騎兵,女真步弓手能在更遠的距離上獲得更大的殺傷力,給騎兵沖擊步兵增加難度。要是對上了明軍步兵,身穿重甲的女真步兵也不吃虧,更有絲毫不遜于蒙古人的騎兵做為掩護。
總結來說,女真的兵種設置很有針對性,完全是為了克制蒙古騎兵和大明步兵設計的。再加上他們的士兵多是獵人出身,單兵素質比大明、蒙古人都強,戰斗力才能保持得很好。
<divclass="contentadv">但勇猛善戰的女真步兵在寧遠城外一個照面就吃了大虧,原本用來對付大明火銃百試百靈的厚重盾牌和雙層鐵甲,面對景陽皇帝的陸軍卻成了豆腐渣。
只要步兵進入百步之內,城頭上每發出一聲脆響、冒起一股白煙,女真的重步兵就會倒下一個,或傷或死,盾牌、鐵甲皆不可擋。
好在城頭上的火銃數量不太多,女真步兵在付出了不小代價之后終于還是渡過了淤塞很久的護城河,摸到了城墻之下。
可是還沒等把長梯架起來,城頭上又拋下來幾個黑鐵球。砸在頭盔上并不致命,卻會突然炸開,三四步內無人可躲,照樣是盾牌重甲皆不可防。
女真步兵冒著槍林彈雨好不容易摸到城墻下面,梯子還沒架好,又被幾個鐵球全給炸成了血葫蘆,不得不撤下來重新組織,再度發起沖鋒。
往復幾次之后,負責在前線指揮的牛錄、甲喇額真們就扛不住了,紛紛向攻城總指揮大貝勒代善進言,希望能暫停攻城,研究制定新的辦法,免得讓八旗兵將們白白送了命。
“大汗已然下令,我豈有不遵之理,命正紅旗隨本貝勒登城,擂鼓!”牛錄、甲喇們反應的情況代善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沒什么好辦可以解決。
攻城戰本來就是守方占優,攻方多死點人實屬正常,為此就去向老爹哭天抹淚,太有損大貝勒的威名。所以代善一咬牙一跺腳,打算親率本旗精銳帶頭攻城,給其它各旗兵將打個樣兒,封住他們的嘴。
“大貝勒萬萬不可!大汗本就是要圍困此城,伺機殲其援軍,如損失過大反倒會誤了事。這是正藍旗擺牙喇冒死搶回來的明軍利器,不知為何沒有炸開,你我一起去面見大汗,看看此物究竟有何厲害,再做決斷不遲。”
還沒等代善把頭盔戴好,胳膊就被扈爾漢給拽住了,講事實擺道理,包了包歸就是一個意思,不許和守城的明軍拼命。至于說怎么和大汗交待,扈爾漢也給出了辦法。
他手里托著一顆黑乎乎的圓球,和小孩腦袋差不多大,一端有個突出的孔洞,被木塞子塞住了。這是攻城士兵冒死撿回來的,據說就是它最陰險,比火銃還害人,炸開來周圍三四步內非死即傷。
如果不能找到克制辦法,攻城的人越多越倒霉,除非能用人命把明軍的鐵球耗光,否則永遠也攻不上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