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蕭偲做出解答的不是朱能,而是張永齡。做為南非總督,在政策方面肯定比軍隊理解的透徹,再加上在海戶司任職多年,對皇帝的脾氣秉性了解的更多。
“那這些跟著咱們走的科薩人咋辦?另外還有大幾千科薩人在本土服役,在皇家學院念書,他們又該怎么辦!”
蕭偲還是想不通,如果皇帝要對科薩人下狠手,總不能區別對待吧,那樣毫無作用。這些黑乎乎的家伙很重視族群,誰殺了他們的族人就和殺父仇人差不多,想方設法也得報仇。
“蕭指揮,虧你還出自將門。區區十幾萬人而已,歐洲人拿他們當牲口四處販賣不見如何,我大明為何做不得?
塞特爾去做什么了你該不會一點不知道吧?那地方遍地瘴氣,唯有黑人不受其害,全送過去為移民驅使,不光不會成為負擔還可以為海軍大賺一筆。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些去了本土服役上學的科薩人,如果愿意放棄好生活跟著族人去做奴隸,陛下應該也不會舍不得。
沒有了科薩人,北邊還有其他族群,再給些好處就是了。沙廉港、科倫坡都是現成的例子,只要有人順從了,過上了好生活,馬上就會有更多人追隨。
我記得在海戶司上課時陛下曾講過,天下本無明君昏君之分,也不存在非我族類之說。所有人都會用腳選擇生活,哪的日子好過就趨之若鶩,哪兒的日子難過就避之不及。只要把選擇的機會擺在面前,沒誰會犯傻。
我們海軍就是給天下人送機會的,以前他們沒得選只能忍著,我們來了就有的選了,那就讓他們選唄,沒什么可擔心的。
我現在真正擔心的倒不是那些在本土服役、上學的科薩人,而是跟著你們退到港區的這2000多人。該怎么安排他們呢?關起來,這么多人要耗費很多兵力看管。不關起來,又該放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
在怎么安置科薩人的問題上,海軍內部早就有爭論,總體上分成了軟硬中三類。
有的認為應該堅決一視同仁,該移民移民、該同化同化,才能算大明子民。這屬于中間派,不軟不硬,以堅持大明律為準。
軟一些的則認為恩鳥港太遠,就算給了優惠政策也很難找到那么多移民。人口不夠就沒法開發,不如對當地土著以懷柔,教導他們知書懂禮,開荒辦廠修建水利,先發展起來再逐步吸引更多移民。
還有一些官兵覺得同化黑人太困難,與其費了半天力氣沒太多效果,不如像歐洲人學習,直接當奴隸算了。至于說本體人口不夠影響經濟發展的難題,其實也好解決。
日本島上土地少人口多,弄幾十萬人口強迫移民根本不算事。等把南非的農業和工業基礎建設起來,就會有大明本土移民愿意來冒險了。
原本朝廷對南非總督區土著采取了懷柔為主的政策導向,但這次恩鳥城被攻陷,事后肯定會引發朝廷和皇帝的重視,大概率可以預測到政策會收緊,從軟偏向硬轉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