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肯定算一路,而且在控制了恩鳥城之后歐洲聯軍可以繼續向東深入內陸,一邊抓捕更多科薩人充當炮灰一邊向海邊迂回,從而得到來自海上的補給品。
南邊對港區的施壓肯定也不會放松,但想登陸幾乎是不可能的,包括對海岬南側沙灘的攻擊純屬無用功,但還必須有。
除了一南一北、一虛一實之外,歐洲聯軍肯定還會再發展至少一個新的進攻方向,無論虛實,都可以讓守軍分散注意力。
從已知的條件上分析,只剩下東西兩側了。先說東邊,恩鳥港的防御體系東邊最遠只到恩鳥河西岸。由于河水常年沖刷的緣故,東岸再往東的海床被抬高了不少,水深比較淺,不適合中大型帆船停靠。
但岸邊多為平緩的沙灘,還有不少棕櫚樹和灌木叢,又比較適合部隊登陸之后的隱藏和駐扎。
西邊的地形則完全相反,岸邊的水深足夠,只要挑選風力不是很大的天氣,大中型帆船完全可以抵近登陸。
可是登陸之后的處境就沒有東邊好了,這里是山川伸向大海的余脈,地形比較崎嶇,幾乎沒有植被,想從西側向港區發起進攻必須要經過海岬的山脊。
那里的山體都是空的,從山頂到山腳布滿了射擊孔、炮臺和堡壘,是整個港區防御體系里最難啃的一塊,沒有之一。
問題是藏在山體里的防御工事至今還沒完全暴露出來,想搞清楚到底哪兒有哪兒沒有,還要填上大量炮灰。從這一點來衡量的話,在西側選擇新登陸點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
“別忘了,恩鳥城里的科薩人中有不少參加過山洞擴建工程,港區的很多秘密現在已經不能當秘密了。如果歐洲聯軍的指揮官知道了這些情況,應該會選擇從東邊登陸,大船無法靠近可以用小船接駁,不算太難。”
“對,是沒有秘密啦!不過這樣也好,都擺開架勢硬碰硬,看看到底誰更勝一籌吧!”
一席話驚醒夢中人,朱能不得不強迫自己時刻想著恩鳥城已經丟掉的事實,不要再對防御體系的神秘性抱任何幻想了。
但失落感并不太多,反而激起了他的狠勁兒。歐洲人只知道大明戰艦厲害,卻還不曾見過陸戰衛的本事,這次就該讓他們嘗嘗啥叫鐵蠶豆了。
“保持……保持……開火!”在恩鳥港以南十多公里的海面上,上百艘帆船正在互相追逐著。
一方數量少航速快,以緊湊編隊高速航行在外線,努力用側舷瞄準敵艦,每當有目標出現時就會跟隨旗艦射擊。幾輪之后馬上調整航向,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堅決不減速不靠近。
另一方數量多航速慢,干脆拉成十幾公里長的雙層橫隊,緩慢且堅定的往外海擠壓,冒著炮火阻止敵人的艦隊向港區靠近。
一周多下來,已經有五十多艘戰艦被擊傷,但撤下來之后經過維修八成可以恢復戰斗力,被擊沉和重傷的反倒不多。只是人員的傷亡有點大,平均每天都接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