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延,難怪、難怪啊。既然有將軍的手令,我馬上派人趕往安集延,另外再派人去通知族人聚集選兵……最晚、最晚一個月就可抵達!”
艾斯木汗聞言也拍了大腿,此時在他心目中那2000支火槍肯定已經被楊吉爾汗冒領了。至于說是不是打算給中玉茲的,現在根本不該談論這個問題,只要把槍搞到手就是勝利。
退一萬步講,即便大明帝國輸掉了這場戰爭,中玉茲也能順風轉舵投降勝利者。這個世界從來不看交情,關鍵是實力,哪怕給強者當狗,人家也會挑最能打的!
“艾斯木汗,槍要拿,兵要調,但不是來這里助戰。論兩軍對壘,本官除了陛下從未懼過任何人,區區羅剎鬼,打到明年這個時候,此城也不會丟一絲一毫。
但此戰不能拖太久,要速戰速決,最好能把敵人全留下。若論逃跑本官還真不敢托大,此處往西人煙稀少,沙漠戈壁縱橫,又有咸海阻擋,非常不利于圍殲。
敵人在城下吃了敗仗,既可以沿著錫爾河谷西退,又能分兵南北穿過沙漠取道咸海,或南或北,極難判斷啊。”
艾斯木汗猜錯了,根本沒有什么3000支火槍運到了安集延,但在安集延的大明陸軍基地里有不止3000支火槍的庫存。
這些火槍就是配發給西域戰區使用的,黃太極的手令百分百有效。如果艾斯木汗真愿意再征調幾千騎兵參戰,給2000支火槍完全沒問題,也不用事先征求陸軍參謀部的意見。
“……將軍想讓我們去咸海南北攔截敵人潰兵?可那邊是小玉茲的領地,我們雙方素有爭端,一旦中玉茲出兵過境,阿里木烏勒汗怕是不會答應。”
聽到這里,艾斯木汗終于明白自己該干啥了。然而這個要求比帶兵來突厥斯坦城助戰還讓人撓頭,有時候自己人之間的矛盾比與敵人作戰還殘酷。
“小玉茲確實是個大問題,但也不是沒法解決。我會派騎兵跟隨你的軍隊一起行動,如果阿里木烏勒汗不識時務,以后的哈薩克汗國里就沒有小玉茲了。”
黃太極確實想讓中玉茲的騎兵去抄敵軍的后路,也知道小玉茲在這次戰爭中立場不明,甚至有可能暗中幫助了東進的歐洲聯軍。
但想把東進的歐洲聯軍大部分留下,就必須卡住咸海南北的通道,為此他和丁順制定了一個摟草打兔子的計劃。
簡單點說就是把敵人吸引到突厥斯坦城下,先不主動出擊,降低防御火力,讓其覺得有機可乘。再安排偏師繞到咸海,堵住其西退的道路,爭取來個一鍋端。
其中自然牽扯到小玉茲站在哪一邊的問題,然而這件事暫時無法判斷真偽,那就只能寧可錯殺不可放過了。假如小玉茲的貴族們采取了敵對態度,就連他們一起剿滅。
也就是說沒有中玉茲的騎兵配合,大明陸軍也要完成這趟迂回包抄的戰術任務。現在好了,艾斯木汗為了戰后能在哈薩克汗國里提高政治地位,開始下血本了,不惜再出5000本族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