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是人難受點還可以湊合,但畜群不成,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馬上掉膘、少繁殖。牧人放牧和農民種莊稼是一個道理,減產就意味著受窮、受凍,甚至危及全家人的生命。
大明軍隊肯定沒本事給牧民們提供另一片合適生活的牧區,但卻可以保障他們在遷徙期內的吃喝。
西域戰區為了備戰,在哈密、于闐、喀什噶爾、別失八里、德魯日巴、塔城等地都建立了大型倉庫,儲備了很多作戰物資,其中少一半都是食物。
然而這些加工過的食物都是有保質期的,到期不吃就得扔掉,非常浪費。現在只需拿出一少部分,再從西域各城抽調一部分糧草,就足夠這十幾萬哈薩克牧民短期生活所需了。
另外丁順還代表大明陸軍私下里答應了艾斯木汗一個條件,待明軍向西反攻時中玉茲的牧人可以尾隨其后,分配沿途不屬于本族的畜群。
說白了就是隨軍搶劫,把由于躲避戰亂而造成的損失奪回來,聽上去也不是完全不合理。至于說被搶劫的族群是否傷害過中玉茲的牧人那就管不著了,世界上本就沒有公道一說,有人占便宜了必然有人吃虧。
做完了這三個步驟,黃太極才敢帶著兩個衛步兵前突到突厥斯坦城,耐心等待敵人的到來。現在他考慮的不僅僅是怎么防守,更多的是如何反攻,以及用什么方式反攻才能盡可能多的把敵人留下。
“通知到每個百戶,做好夜襲和被夜襲準備。誰的陣地被突破了,誰自己去向軍法司解釋!”給阿斯木汗寫完了取火槍的手令,黃太極帶著衛兵離開大汗宮向自己的指揮部走去,同時發布了第一條作戰命令。
準備了半年多時間,幾萬官兵的生命、大明帝國的安危以及自身的前途,從這時候起就全到關鍵時刻了。如果依舊做不到萬無一失,那誰也不能怪,自求多福吧!
率先抵達圖決死坦城附近的哥薩克騎兵并沒馬上發起進攻,這說明他們只是作戰勇猛,并不是傻。以輕騎兵強攻一座有充足兵力防御的堅城,指揮官的腦子里必須進水了。
而且這一批哥薩克騎兵的數量也并不多,區區幾百騎而已,應該是大部隊的前鋒。在遠遠能看到城墻之后就停止了前進,改為分散成十多個小股部隊向兩翼展開,很快就消失了蹤跡。
“卡托什金團長,前面就是哈薩克人的首都突厥斯坦城。我們的偵騎正在向縱深擴展,目前探明了左右兩翼50里內沒有敵軍。”
在落日余暉的襯托下,又有一大隊哥薩克騎兵從西邊緩緩走來,數量不少于2000,很快有一名下午抵達的哥薩克軍官縱馬上前匯報情況。
“羅季奧諾夫對吧?我認得你,更認識你父親,都是最好的哥薩克!”被稱作卡托什金阿塔曼的高個子男人一抬腿就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動作舒展自如,嗓門高亢嘹亮,中氣十足。
“卡托什金才是最好的哥薩克,扎波羅熱的漁夫們好像還沒見到蹤影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