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頓河哥薩克專門派人前往扎波羅熱聯絡當地哥薩克尋求幫助,另外也向沙皇打了招呼,要求派遣正規軍入駐亞速港。
扎波羅熱哥薩克很快給了回復,他們不想派兵堅守亞速港,但可以向南進兵威脅克里米亞汗國,讓其無法騰出兵力幫助奧斯曼人。
沙皇那邊的反應比較遲鈍,也比較矛盾,一方面希望把奧斯曼人的據點從亞速海拔除,一方面又不想讓頓河哥薩克獲得出海口。一旦他們有了其它活路,肯定就不會這么聽話了。
直到去年底沙皇突然派遣了特使,帶來個好消息。奧斯曼人主動放棄了進攻亞速港的計劃,不過仗還得打,敵人改成了大明帝國。
原因嘛,沙皇說了,大明帝國不允許俄羅斯向東擴張。而東邊有大片無主之地,其中也包括準備交給哥薩克人管理的。換句話講,沙皇要求哥薩克出兵攻打大明帝國,獲勝之后可以得到相應的土地算作雇傭費用。
這話不假,東邊確實有大片肥沃的土地,至于說有沒有主人,那不全是勝利者說了算嘛。哥薩克也確實想要更多土地,雙方算是一拍即合。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參與東征的除了俄羅斯軍隊和頓河哥薩克之外竟然還有波立聯邦、克里米亞汗國和扎波羅熱哥薩克。
本來打成一鍋粥、恩恩怨怨上百年的幾方勢力,現在為了東征大明帝國居然摒棄前嫌、握手言和一致對外了!難道說大明帝國真的遍地黃金,誰去了都可以隨便拿嗎?
最終還是頓河哥薩克現任阿塔曼、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塔塔里諾夫將軍給各位團長道出了真相。
本次東征根本不是沙皇米哈伊爾想東擴,而是整個歐洲為了控制亞洲貿易,和大明帝國展開的一場全面爭奪戰。
俄羅斯沙皇國、波立聯邦、克里米亞汗國和哥薩克只不過是其中的一路,除此之外整個歐洲的軍隊還會分兵多路,從陸地和海洋一起向東進發,誓要把大明帝國擊敗。
米哈伊爾沙皇、瓦迪斯瓦夫四世,連同奧斯曼蘇丹都只是隨波逐流的棋子。不管他們愿不愿意,必須也只能加入聯軍發起東征,否則不用等大明帝國的軍隊到來歐洲聯軍就會先出現在家門口。
連俄羅斯沙皇國、波立聯邦和奧斯曼帝國都身不由己了,克里米亞汗國和哥薩克人又豈能獨善其身!現在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唯一的出路就是擊敗大明帝國,爭取在戰后分得更多紅利。
至于說互相之間的仇恨和矛盾,現在誰也沒法再追究了,無論是否放心都要當成友軍協同作戰。無非是多留一個心眼,防著真會有人不顧大局。
然而這些情況沒法和下屬講,他們根本不知道歐洲有多大,甚至不清楚頓河之外還有哪些國家,亞洲的事情永遠也解釋不清。
按照布圖爾林元帥的安排,此次東征由頓河哥薩克與扎波羅熱哥薩克擔任先鋒,各率5000輕騎兵從里海北側進入哈薩克汗國。先探明沿路情況,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為大軍鋪平道路、消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