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先生,這怎么能算出賣呢?西班牙和葡萄牙幾乎占據了新大陸上所有的土地,還不允許其它國家染指,為此經常發生海上悲劇。
現在大明帝國要靠武力搶占西班牙人的總督區,我們有義務去為西班牙國王流血嗎?哈布斯堡家族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只需從白銀艦隊里拿出一少部分收入就能雇傭幾萬軍隊,對吧?”
面對科恩的不解和質疑,伯恩哈德顯得很無辜。他首先是法國元帥,然后是荷蘭人,最后才是聯軍總指揮,既不是西班牙國王雇傭的也不屬于西班牙軍隊序列,沒義務替西班牙國王考慮得失。
“沒錯,秘魯總督區在西海岸,就算我們想幫忙也沒辦法讓艦隊通過德雷克海峽,行駛上萬公里去和大明海軍作戰。如果我提出這樣的計劃,議會馬上就會罷免我的海軍職務!”
在這個問題上特羅普的態度也很明確,嚴重同意伯恩哈德的意見。而且說得更絕情,就算花高價雇傭都不去,路途太遠了!
“……和他比起來,你們好像更虛偽殘忍!請允許我回艙休息,告辭!”
科恩瞪著大眼珠子,看完了總指揮看將軍,就好像以前沒見過似的。久久才無奈的搖了搖頭,轉身向艙門走去。
這次是徹底心寒了,說是聯軍,結果從來沒團結過,全都是各懷鬼胎。嘴上整天說要為歐洲人的利益流血,心里卻在琢磨能從這場戰爭中獲得什么。只要價格合適,馬上就能把友軍賣得干干凈凈。
秘魯總督區被攻占本來是個壞消息,可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可能比攻占了恩鳥港還舒服。與遠在亞洲的大明帝國相比,深深扎根在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更讓他們坐立不安。
就算這次擊敗了大明帝國,搶到了亞洲的貿易定價權,戰爭仍舊不會結束,而是馬上進入第二幕,歐洲內戰!
以法國、荷蘭、英國、瑞典為首的幾個國家,堅決不愿意看到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和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借著亞洲貿易的紅利緩過勁兒來,哪怕接著大打出手也得將其干躺下!
這次只不過是換個借口,從宗教戰爭改為貿易戰爭了。和大明皇帝比起來歐洲的政客好像更不堪,前者好歹時刻都在為國民算計,后者則是千方百計的折騰百姓,只為了爭權奪利。
在這種局面下自己還瞎摻合啥,目的根本不一樣,說了也是白說。說得越多反而害處越多,搞不好就會被人利用。
“科恩先生請等一下……不管戰爭走向如何,我想以聯軍總指揮的身份請求你上岸去和明軍指揮官談一談停戰的可能性。看在上帝的份上,允許我們把沙灘上的尸體先妥善處理好,這不算很過分吧?”
然而伯恩哈德并不想讓這位亞洲通輕易走掉,該談的談完了,,算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