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么輕松的話題,科恩還是有點難以啟齒,思來想去決定實話實說。這又不是自己的錯,何必總背負思想包袱呢。
“靠!你們的親王腦子里有毛病,分不清好賴人!沒關系,他們不雇你了正好,來我家的商號當個二掌柜怎么樣?船肯定沒東印度公司多,但活兒輕松,掙的也不少。你只管在歐洲安排好港口和貨源,跑船的活兒有別人負責。”
科恩居然因為戰爭受到了牽連,把工作都給丟了,這件事兩人還是頭一次聽說,當下為其打起了抱不平。蕭偲更甚,居然起了招攬之意,還不是泛泛一提,連具體工作安排都有了。
“你家有去歐洲販貨的商號?”
科恩自然不會應允,如果想留在亞洲當初不如答應景陽皇帝的條件了。但他對蕭偲所說的商號挺感興趣,因為從來沒聽說過大明商人有直航歐洲的商船。
“現在還沒有,等戰爭結束就有了。船是現成的、人手也是現成的,大多都有海軍和海運都司服役背景,遠航不是問題!”
說起這件事,蕭偲必須要小小的得意下。蕭家本是邊軍將門出身,家底挺厚實,但祖輩誰也沒下過海,他算是離經叛道第一人。
可富貴家庭里出來的孩子就是腦瓜子活份,也有資本折騰。在海軍里服役了幾年之后他發現吃大海這口飯要比家族參股工廠利潤更大,雖說出了事就很難活,但隨著航海技術越來越發達也不算提著腦袋拼命,可以試試。
于是就從家里拿了一筆錢、帶了幾個可信任的人出來,先在呂宋港找了個靠譜的商號入股。幾年下來不光本金掙回來了,還結識了不少海商人脈,并贏得了家族的信任。
在這場歐亞大戰開始之際,他家的大手筆投資也隨之啟動了。蕭家的長輩不太懂航海技術,卻很有戰略眼光,再加上朝中有點故舊啥的提供消息,從皇帝一系列操作當中嗅出了濃郁的銀子味道。
然后就派了家族中的人帶著資金大舉南下,反過來把之前入股的商號給收了,又通過蕭偲的人脈找來了十幾位有豐富遠航經驗的退役海軍,準備大干一場。
干啥呢?遠洋貿易,準確點說是去歐洲返貨。由于戰爭影響,歐洲商船在亞洲的運力肯定會大幅下降,而皇帝又一直鼓勵大明海商進行遠洋貿易,這不就是機會嘛,誰能快速彌補上東印度公司離開的缺口,誰就能賺大錢!
“可歐洲各國港口從來沒有大明船只停靠過!你要知道,歐洲海域和亞洲不太一樣,政府和國王的命令并不能完全保證航行安全。”
科恩并不清楚蕭偲家里是怎么打算的,以為要仗著遠航技術不錯硬闖歐洲呢,趕緊出言阻止。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歐洲海域里不光有海盜,還有各國的私掠船。各國政府就算就算表面上同意了大明商船停靠,出港以后總不能還保證安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