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的挺好,但大海上的事兒誰也說不準。出航當晚就遇到了暴風雨,艦隊不得不降帆減速航行,結果天亮之后雨停了,風卻越來越大,刮了一天半才停歇。
趕到集結點一數,船都在,可有2艘的主桅橫桁出現斷裂,無法長途航行,只好自行返回基地維修。至于說第二分艦隊情況如何,誰也不知道,也沒時間去聯絡,只能硬著頭皮去恩鳥港匯合了。
結果晝夜不停、加班加點的趕到了恩鳥港海域,由于旗艦領航長的疏漏,艦隊又遭遇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卻又非常危險的大麻煩!
海草,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海里的草。實際上這是很多種藻類的統稱,比如常吃的海帶就是褐藻的一種。那脆脆的海帶為什么會給船只帶來危險呢?只因為一個原因,太多了!
南非海域常年風高浪急,不太被航海人喜歡,但它卻是海洋動植物的樂園。由于處在兩大洋的交匯處,又距離南極很近,海水因為鹽度、溫度不同產生了很多暖流、寒流互相交匯。
這些洋流會把海底的有機物帶上來,成為很多浮游生物喜歡的食物,同時也滋養了大量藻類,比如海帶。
南非海域的海帶有多大呢?不是親眼所見肯定不信,20多米高!它的根附著在海底礁石上,寬大的葉子垂直向上,隨著海浪忽忽悠悠晃動,看上去很詭異。
如果成千上萬根海帶湊到一起呢?那就是一座海底森林,不管天空的太陽有多亮,在海帶形成的森林里水下幾米深就暗無天日了。
恩鳥港以東就有一大片海帶森林,距離岸邊30公里左右,長寬都有10公里。這里的海水深度大概30多米,海帶就在水下幾米的地方搖擺。
在遠處看沒什么異常,走近了立馬嚇一跳。水下黑乎乎的,有東西在不停晃動,時不時還會聽到有節奏的啪啪聲,像是有人在鼓掌。這是海獺在胸口的石頭上拍打貝類,尤其是夜里特別瘆人,
如果光是嚇人,肯定夠不上危險和大麻煩。壞就壞在海帶森林養育了諸多不能在遠海生長的海藻,它們就像一片防風防浪的大森林,給很多動物植物提供了完美的居所。
然而對動植物好的東西,有時候對人類就是危險和麻煩。有大型帆船不小心駛進了海帶森林海域,很有可能被海藻把船舵纏住,然后就走不動了。
如果風力不大還好辦,讓人拿著刀斧潛下去把海藻砍斷,走一段砍一次總歸是能出去的。可要是趕上風力很大的天氣,船長和水手又沒經驗就非常危險了。
上面滿帆航行,桅桿拉斷,甚至讓船體側傾,角度過大之后船就翻了。
為了防止有船只不小心進入海帶森林,恩鳥港駐軍用鐵錨沉下去幾個大浮筒做為標示。常來常往的船長不看浮筒也沒事兒,他們出了港不馬上轉向,而是先向南航行一個小時再轉向,完美繞開了這片海域。
結果到了戰時,駐守艦隊就把浮筒給收了,本打算用來坑有可能通過的歐洲艦隊,沒想到第一分艦隊旗艦上的領航長經驗不太足,光顧著去計算歐洲聯軍艦隊的航向和航速了,忘了海帶森林這回事,帶著艦隊直愣愣的就沖了進去。
效果很好,多一半戰艦全中了招。幸好風力不算太大,戰艦又比較結實,才沒釀成惡果。否則還沒開戰呢,先損失一半救援艦隊,還在再去找別的船來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