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方則都趴在沙灘上一動不動,哪兒的火光減弱趕緊往前爬幾步,如果有機會就快速沖向白天觀察好的火力點位置,希望能與敵軍進入肉搏距離。
“快點快點,都跟上,不要弄出水花聲!”與西岸枯燥無味還血腥殘酷的攻防戰相比,恩鳥河東岸的晚上也沒有看上去那么幽靜。
沙灘上同樣趴著很多聯軍士兵,全都是輕裝,連武器盔甲都沒有。在幾名蹲著的軍官指揮下,隔一會兒起來一隊人,手拉著手走進海水里,秩序井然還鴉雀無聲。
在遠處的海面上,兩艘大帆船被燈光勾勒出了輪廓,同時也成了背景板。從沙灘上望過去,正好可以看到兩者之間的黑影。
那是兩艘單桅帆船,就停泊在距離沙灘幾百米的波浪中。聯軍士兵手拉著手下水之后會摸到兩根繩子,沿著繩子一直游就能上船了。
這就是聯軍的暗度陳倉之計,他們的海軍白天裝出拼命的架勢與大明海軍糾纏不休,陸軍卻在夜晚利用黑暗的掩護偷偷把兵力從岸邊送上船。
第一天是用小艇擺渡,但速度太慢,而且劃槳的動靜也有點大。為了不讓明軍發現,第二天就改變了戰術,調來幾艘單桅帆船,其中一艘下錨當碼頭,并用繩索與沙灘相連。
這樣士兵們即便水性不太好,也能抓著繩索泅渡幾百米,不至于被海浪輕易沖走。抵達帆船碼頭之后,會有其它幾艘單桅帆船輪流接送,將陸軍士兵們轉送到其它貨船上去。
和每次只能裝十幾個人的救生艇相比,排水量幾十噸的單桅帆船顯然效率高多了。遠處大帆船的燈光和下錨后的繩索,完美解決了定位和無法靠近沙灘的難題,瞬間讓登船速度提高了好幾倍。
如果不出意外,照這么操作下去,只要沒有大風大浪,每晚可以保證登船800多人。要是再多設立幾個登船點,一晚上幾千人也不是問題,單桅帆船和繩索艦隊里并不缺。
但這樣做會有個無法克服的死結,隨著岸上的士兵數量越來越少,最后必將引起守方警覺。只要白天派人發起小規模反擊,立馬就會露餡,然后留在岸上來沒來得及撤離的聯軍就會孤立無援,大概率只能投降或者戰死。
而人數少到多少才是臨界點、讓誰先撤誰留下,就是聯軍高層需要考慮和決定的了。這個決定還不太好做,留下明顯就是死,和誰說誰都不樂意!
“明晚再增加兩個撤離點,讓法蘭西國王近衛團、皮埃蒙特團、佛蘭德斯軍團、哈慈菲爾德團、巴伐利亞選帝侯近衛團、克羅地亞輕步兵團加速上船!”
然而伯恩哈德再次用個人能力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壓根兒就沒打算把撤退的消息公布出來。向登陸官兵的解釋是輪換,因為歐洲派來的援兵到了,所以要分批輪換作戰。
這么說不光很好的掩蓋了事實,還能小小的提振下士氣,有效緩解前線官兵的厭戰情緒。最主要的是,留下一群毫不知情的炮灰,最大限度避免了計劃提前曝光,簡直就是一箭三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