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若是這么以為,誰就是政治不合格,眼光太窄,光盯著事情本身,缺乏大局觀。伯恩哈德為什么能成為聯軍總指揮,除了專業水準過硬之外,長袖善舞和大局觀才是根本。
本來很無解的誰先走誰斷后問題,讓他一頓操作就給解決了。首先他來了個以身作則,以法國陸軍元帥的身份,只點了兩支精銳部隊的名,把全部外籍軍團和少量近衛軍團都留了下來,幾乎對半砍。
有了他當范例,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各國指揮官只能有樣學樣,在本國部隊中挑挑揀揀,差不多也弄成一半走一半留的比例。
“總指揮閣下,有人讓我給您帶個話,如果意大利團能提前登船,他們愿意付出比較高昂的代價。”
但這樣就完了嗎?還不成,伯恩哈德除了給每個國家固定了走和留的比例之外,還拿出來幾個特殊名額,分別交給各國指揮官,由他們自由安排。
啥事兒一摻合上自由兩個字,含義立刻特別豐富起來。這不,年紀輕輕的布雷澤中將就打算和前輩商量商量,能不能把法軍里的名額讓出來,由他去走面兒。
“意大利團本來就在名單里,布雷澤閣下,他們被安排在明晚登船,只是具體船只還沒確定!”面對這樣赤果果的貪婪,伯恩哈德沒有半點猶豫,當場確定了上千人的命運,然后報以長者的微笑。
“非常感激總指揮官閣下,我想法蘭西艦隊中還有一些艙位,不如就讓我們的意大利朋友將就將就吧。等回到巴黎,我會帶他們登門道謝。”
布雷澤對這套東西好像也不陌生,馬上明白了總指揮的意思,并進行了妥善安排。這可能就叫天賦和遺傳,有那么一個長袖善舞的舅舅整天守在身邊,怎么也得學到點真本事。
“王參謀長,水雷全扔掉有點可惜了。若是能留一些,把它們放到外海合適的地方,可以借助洋流漂向港區,就有熱鬧可看嘍!”
就在歐洲聯軍高層密謀加快撤離速度時,恩鳥港以西80公里的海灣中也影影綽綽的停泊著20多艘戰艦。恩鳥港駐守艦隊司令燕不死和救援艦隊司令王鐵錨正坐在旗艦的艦長室里,面對桌上的海圖長吁短嘆。
沒錯,這里就是燕不死找的臨時錨地,不光有類似恩鳥港的海岬可以抵御西風吹拂,岸上還有水井、補給站和瞭望站。
不光在這里,非洲南部海岸從東到西有好多個形狀差不多的海灣可以做避風港,十多年前海軍參謀部就把這里的水文資料都摸清了,并將其中五個列為戰時錨地。
隨著駐守的時間越來越長,每一任艦隊指揮官都會繼續發掘沿岸的資源。有些雖然得不到海軍參謀部的認可,卻成為他們個人的秘密錨地,比如這里。
為什么要冒險返回岸邊停泊?這話問的就不對,因為沒有合適的錨地,艦隊只能在遠海漂泊,如果風力比較大的話危險性更高。同時艦上人員也很難得到充分休息,相比起來能避風、水深夠的近海錨地就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