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計劃至少遷徙一百到一百五十萬朝鮮人,把他們與大明百姓打散之后轉移到上述各個地區去。只要堅持執行同化政策,一代人之后就全是大明人了,二代人之后就沒有朝鮮族和朝鮮國了。
“……兵部也是,什么事兒都要上疏請旨。萬歲爺,王家楨又來叫屈了,想把彈藥庫爆炸的責任推給工業部和總參謀部。”
按照皇帝的意思,王承恩在奏折上一筆一劃的寫完批紅,又拿起另一份兵部奏折,剛翻看沒看幾眼就開始不耐煩了,嘴里嘟嘟囔囔。可是礙于皇帝定下的規矩又不敢私自隱瞞,萬分不情愿的遞了上來。
“彈藥庫爆炸?朕怎么不知道!”聽到這個事兒,洪濤不由自主的把眼神從軍用地圖上抽了回來。
“不是啥大庫房,上個月蘭州城外有個小工廠的彈藥庫無緣無故炸了,兵部、總參謀部、工業部一起派人過去勘察,結果又在回來的路上遭遇了車禍,軌道列車脫軌滾下山坡,四個人全殉職了。
眼下前方戰事正吃緊,武器彈藥生產是重中之重。總參謀部和工業部索性就沒再派人過去調查,采信了當地工廠自行調查結論,勒令其快速整改恢復生產。
可兵部卻不想就此完結,非要讓工業部和總參謀部再派人手共同前往調查。為了此事王家楨與王徵、譚不明吵過好幾次,這不又上疏來告狀了,真是不讓萬歲爺省心!”
見到皇帝有心想聽,王承恩趕緊把奏折拿起來。其實不用看他也能大概說清楚個中緣由,這件事已經在小范圍內鬧騰半個多月了,早就傳入了他的耳朵。
“此事與兵部何干?”洪濤聽懂了,然后就有些不懂了。
在大明帝國的軍事部門里,兵部主要承擔后勤和預備役訓練工作,而兵工廠和彈藥庫肯定是工業部運營管理的,總參謀部負責前期核準和后期監督,不應該與兵部扯上關系。
“呃……好像是工廠擴建時占用了兵部的庫房。這一炸,兵部白白損失了一片庫房,工業部和總參謀部又不肯擔責。若是找不到責任人,這筆虧空就得兵部自己消化了。”
王承恩雖然沒有任何公職,卻掌管著蹴鞠隊和壁虎兩個皇家情報機構,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搞情報肯定不成,但對于發生在京城、尤其是官場里的大事小情必須一清二楚,否則就是失職。
“你認為正常?”
然而這番解釋聽在洪濤耳朵里卻有種陰謀的味道,典型的火龍燒倉啊!更令他納悶的是,王承恩居然只了解點皮毛,很顯然是沒當回事,才沒深入調查。
“奴婢……奴婢愚鈍,請萬歲爺提點!”這下王承恩終于覺出不對勁兒了,不是事情而是皇帝的口氣,趕緊放下奏折冥思苦想,然終未得,只好恬著臉求解。
“唉……不知道就問是個好習慣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