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也沒慫,馬上指出了錦衣衛的松懈之處。他是回京復命的外官,本不該摻合這種事,但多年在外鎮守一方,獨自處理大事小情習慣了,看到不順眼的就想說兩句。
“那不如由袁總督教授下官一二,該如何看出誰要跟隨、誰可以不跟。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本事,以京城的大幾十萬人口,再把錦衣衛擴編兩倍也不太夠用。”
別看周嘉慶只是指揮使的頭銜,卻具備參加御前會議的資格,即便面對袁崇煥這樣的封疆大吏也面無懼色,冷笑著把問題又扔了回去。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是在說馬尼拉與峴港屁大點的地方怎能與京城相比。譏諷袁崇煥出的主意很餿,太小家子氣。
“二位大人稍安勿躁,陛下就要到了,是非曲直有時間辯駁。”眼看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越說火氣越大,司禮監掌印曹化淳有些不耐煩了。
今天的御前會議有些蹊蹺,不光皇帝不見蹤影,連兩個影子王承恩和魏三以及一隊貼身護衛都統統消失不見了。以他對皇帝的了解,但凡不是出宮不會在身邊帶這么多人。
可皇帝為什么一邊召開御前會議,一邊偷偷溜出宮去了呢?當然是猜不到的,這才很煩悶,懶得聽這兩個人不停的逼逼叨叨。
“要我說啊,浙江和福建多地的官員有些失職了,反應太慢,動作太磨嘰。人犯押送入京不假,可還沒過堂呢就把人家宅院燒了,還鬧出人命,著實過分了些。
為什么不馬上抓人治罪?拖來拖去結果把人全逼到京城來了,這不是成心給陛下添堵嘛!俄羅斯使團后天就要入京了,據說歐洲也有運載使團的船只過了恩鳥港,陛下連續好幾天很晚才安寢,如今卻要為此事費神,唉……”
曹化淳不說還好,話音剛落教育部尚書馬保國又忍不住就此事發表看法了。沒批評錦衣衛,也沒評判袁崇煥,而是把矛頭對準了地方官,責怪他們不盡職盡責。
“浙江和福建的折子我都看過,確實不太好處置。領頭鬧事者皆為失去了親人的軍屬,如果沒有這些奸佞為了錢財盜賣槍械,他們的家人可能還不會戰死。
而且那么多人聚集,誰也說不清是哪個動手打死打傷了人,當地官府又該去抓誰?以什么罪名去抓?難道軍屬們就不能給陛下上疏,或者干脆也來午門外哭訴啦!”
對于馬保國的指責,吏部尚書劉復禮又不樂意聽了。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地方官員才是最難辦的,但凡不是左右為難誰會有意拖延啊。
“如果報紙上晚說幾天,等定罪之后再公布就好了。有時候消息傳的太快也不是……”海關總理李天經也是回京履職的,聽著眾人的對話忍不住提了一句。
“陛下駕到,肅靜……”結果話還沒說完,外面突然傳來了王承恩的尖嗓門,皇帝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