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陳芳打斷她,"您就別心疼錢了,這冰箱是建軍公司發的購物卡買的。"
李素琴不再說話,默默走進廚房準備晚飯。等新冰箱安裝好,通上電發出輕微的運轉聲時,她忽然說:"其實我也有錢。"
"什么?"張建軍沒聽清。
"沒什么。"李素琴搖搖頭,繼續切菜。
一周后的周末,張建軍出差了,陳芳在家整理房間。她打開婆婆的床頭柜找針線盒時,一個紅色的小本子從一疊整齊的手帕
陳芳猶豫了一下,還是翻開了。第一頁顯示開戶時間是2010年8月,正是婆婆剛來北京的那個月。隨后她驚訝地發現,每個月1號都有一筆1000元的存入記錄——正是他們給婆婆的生活費。而逢年過節給的大額紅包,也原封不動地存在里面。
最后一頁的余額讓陳芳倒吸一口冷氣:六萬八千四百元。這些年給婆婆的錢,她幾乎一分沒花。
"媽!"陳芳拿著存折沖進廚房,"這怎么回事?您為什么不花我們給您的錢?"
李素琴正在和面,手上沾滿了面粉。她看了一眼存折,表情平靜:"我在家吃住,花不了什么錢。"
"那您每天買菜的錢哪來的?"陳芳突然想起什么,"您...您用自己的退休金?"
李素琴點點頭,繼續揉面:"我退休金一個月兩千多,買菜夠了。你們給的,我存著。"
"那新冰箱......"
"用你們給的紅包錢買的。"李素琴輕聲說,"我看你們總說舊冰箱不好用。"
陳芳眼眶突然發熱。她想起婆婆每天第一個起床做早飯,最后一個睡覺;想起她蹲在菜市場砍價的背影;想起她總把最好的菜夾給孫子,自己卻只吃些咸菜下飯。
"媽,您這是何苦呢......"陳芳聲音哽咽。
李素琴終于停下手中的活,在圍裙上擦了擦手:"我和你爸那會兒,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現在你們賺錢不容易,房貸車貸壓力大,我幫不上什么忙,只能盡量省著點。"
那天晚上,陳芳把存折的事告訴了剛出差回來的張建軍。出乎意料的是,丈夫并沒有感動,反而皺起眉頭。
"媽這是什么意思?"張建軍壓低聲音,"她是不是覺得我們給的錢不夠?還是......"他停頓了一下,"她存著錢準備回老家?"
"你怎么這么想?"陳芳驚訝地看著丈夫,"媽明明是舍不得花我們的錢。"
張建軍搖搖頭:"你不懂。我媽那人特別要強,她肯定覺得在北京住不慣,又不好意思說。"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難怪她總把新衣服收起來,這是隨時準備打包走人啊。"
陳芳想反駁,卻聽見客廳傳來冰箱運轉的嗡嗡聲。那聲音比平時更響了,像是在抗議什么。
第二天早飯時,張建軍突然對母親說:"媽,您要是想回老家就直說,不用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