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堵的,是兒子下意識地,已經把她,和他倆,分成了兩個單位。
問一句,是流程,是客氣。但不問,直接洗好一大盤放在桌上,喊一聲“媽,吃葡萄”,那才是家,是親情,是不用分你我的習慣。
可他女朋友在啊。她能說什么?她啥也不能說。
李秀蘭深吸一口氣,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掛上恰到好處的微笑:“你們吃吧,我這會兒不想吃。排骨馬上好了,留著肚子吃飯。”
她覺得自己演技真好,像個滿分婆婆。
陳浩毫無察覺,點點頭:“那行,我們先吃點墊墊肚子。”他熟練地洗好葡萄,裝盤,甚至體貼地摘下一小串放在流理臺上:“媽,給您留點,想吃的時候吃。”
多周到啊。李秀蘭想著,心里的小人已經把這臭小子捶了八百遍了。
她看著兒子的背影,忽然想起許多往事。
陳浩五歲時,舉著半融化的小布丁非要塞進她嘴里:“媽媽先吃!”十歲時,用攢了好久的零花錢買了一串葡萄,一個個洗凈喂到她嘴邊:“媽,甜不甜?”十五歲時,雖然開始有些叛逆,但吃到什么好吃的,還是會喊:“媽,快來嘗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好像是從上大學后,每次回家,他開始問:“媽,這個你要不要?”“媽,那個你吃不吃?”
她一直告訴自己,兒子長大了,懂事了,知道詢問別人的意見了。但直到今天,當另一個女孩坐在她的沙發上,她才猛然意識到——那不是懂事,那是劃分界限。
“阿姨,您做的葡萄真甜!”小雯的聲音把她拉回現實。李秀蘭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經把那小串葡萄洗了,正在無意識地一顆顆摘下來。
她勉強笑笑:“喜歡就好。”轉身繼續準備飯菜,動作比平時重了幾分。
晚飯時,丈夫老陳回來了。餐桌上氣氛熱鬧,小雯嘴甜,哄得老陳眉開眼笑。陳浩不斷給女朋友夾菜,偶爾也給父母夾一筷子,但順序總是先小雯,再媽,最后爸。
李秀蘭默默吃著飯,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觀摩著別人的家庭和睦。
“阿姨,您燒的糖醋排骨簡直一絕!比我媽做的好吃多了。”小雯說。“喜歡就常來,阿姨天天給你做。”李秀蘭笑著說,心里卻想:常來?以后要是結婚了,是不是我就該自覺退出廚房了?
這個念頭讓她自己都嚇了一跳。她何時變得這么小心眼了?
飯后,兩個年輕人主動要求洗碗。李秀蘭在客廳擦桌子,聽見廚房里的對話:“你媽人真好。”小雯說。“那當然,天下第一好媽媽。”陳浩的聲音帶著笑意,“以后咱們有孩子了,還得靠她帶呢。”
李秀蘭的手頓住了。他們已經在規劃未來了,而在這個未來里,她是“靠她帶”孩子的那個角色。
收拾完畢,陳浩送小雯回家。門關上的那一刻,家里的熱鬧突然消散,只剩下洗碗機運行的嗡嗡聲。
老陳打開電視,忽然說:“哦對了,那葡萄不錯,小雯買的?孩子有心了。”“嗯,有心。”李秀蘭應著,走進廚房整理。
流理臺上還放著那串她沒吃的葡萄,晶瑩剔透,像一粒粒翡翠。她拿起一顆放入口中,果然很甜,甜得幾乎發膩,卻莫名嘗出一絲苦澀。
她想起今天在超市遇到的老同事張姐。張姐剛剛帶完二胎孫子,整個人瘦了一圈:“好不容易帶大兒子,現在還要帶孫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秀蘭啊,還是你省心,陳浩還沒結婚。”
那時她還暗自慶幸,現在卻忽然明白了張姐話里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