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后你們餓了就先吃,不用等我。”林曉薇輕松地說,“我上班忙,回來時間不固定,別把大家餓著了。”
這場無聲的戰爭持續了兩周。林曉薇堅持著自己的“罷工”,有時在外面吃,有時回家直接點外賣。趙志剛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但每次想發火,都被林曉薇四兩撥千斤地擋回去。
“我不是不愿意做飯,但不能全指望我一個人吧?全家五口人,就盯著我一個上班族回來做飯,這合理嗎?”
轉折點出現在一個周五的晚上。趙志剛的舅舅突然來訪,婆婆慌忙準備招待,卻發現冰箱里空空如也——她已經習慣了等林曉薇下班順路買菜。
“曉薇怎么還沒回來?”舅舅問。
婆婆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這時林曉薇推門而入,手里拎著幾個餐盒:“聽說舅舅來了,我特意去飯店買了幾個菜回來。”
餐桌上擺滿了林曉薇買回來的美味佳肴,舅舅贊不絕口:“志剛娶了個好媳婦啊,上班這么忙還這么周到。”
婆婆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勉強笑著應和。
飯后,舅舅突然說:“姐,你也真是好福氣。我那兒媳婦啊,自從進門就沒下過廚房,天天都是我們老兩口伺候他們。”
婆婆尷尬地點頭。林曉薇接過話頭:“舅舅說笑了,我媽對我可好了,總是搶著干家務,說我上班辛苦不讓我動手。是吧,媽?”
婆婆在舅舅羨慕的目光中,只能僵硬地點頭。
舅舅走后,家里的氣氛明顯改變了。婆婆不再明目張膽地要求林曉薇做飯,但暗地里的小動作卻沒停過。
一天晚上,趙志剛突然說:“媽腰疼病犯了,醫生說需要多休息。”
林曉薇點點頭:“那得好好休息。這樣吧,以后咱們輪流做飯。我周一三五,妹妹二四,周末志剛你做,讓爸媽休息休息。”
小姑子立刻跳起來:“我哪會做飯啊!”
“不會可以學啊,”林曉薇笑著說,“媽不是說嘛,誰也不是天生都會。我可以教你。”
這個提議得到了趙志剛的支持,他終于意識到妻子承擔了多少家務。于是新的輪值表被制定出來,雖然執行得并不完美——小姑子做的飯常常難以下咽,趙志剛周末總是找借口外出吃飯——但至少,林曉薇不再是唯一的廚師了。
又一個周末,林曉薇主動提出教小姑子做幾道簡單的菜。廚房里,兩個年輕女性第一次有了共同話題。小姑子悄悄說:“其實我知道媽有點過分,但她是我媽,我也不好說什么。”
林曉薇驚訝地看著小姑子,突然意識到這個一直被自己視為“敵方陣營”的女孩,其實也只是這個家庭dynaics中的一部分。
變化是緩慢發生的。婆婆依然會在兒子面前表演“勤勞婆婆”的戲碼,但不再那么明目張膽地針對林曉薇。公公開始偶爾下廚,展示他年輕時學的幾道拿手菜。趙志剛則發現了外賣app的便利,經常周末點一大桌菜回家。
林曉薇并沒有完全擺脫廚房工作,但她不再感到被剝削和壓迫。她開始享受烹飪的樂趣,偶爾嘗試新菜譜,得到全家人的稱贊。她明白了,問題不在于做飯本身,而在于被當作理所當然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