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宇小聲說,“那套戲服是綠色的,背后有刺刺。”
李偉微笑著點頭:“對,就是那套。你看,媽媽的愛從來不是掛在嘴邊的,而是藏在每一天的陪伴和照顧里。”
那天晚上,父子倆聊到很晚,回憶著與林梅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小宇第一次主動描述了媽媽“騙”他的各種情景——
“有一次我說不想上學,媽媽說那就不上了,結果吃完早飯還是牽著我去了學校。我哭了一路,她給我買了冰淇淋。”
“還有一次,我打碎了花瓶,媽媽說再也不喜歡我了。可是晚上睡覺時,她依然給我講故事,親我的額頭。”
李偉聽著,心里既酸楚又欣慰。他終于明白,那些“謊言”背后,是林梅無盡的耐心和包容。她從未真正放棄過對孩子的愛,即使在最生氣的時候。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宇漸漸恢復了往日的活潑。李偉學會了做飯,雖然味道遠不如林梅的手藝,但每次小宇都會吃得干干凈凈。
“爸爸,今天學校有畫畫比賽,”一天晚飯時,小宇興奮地說,“我畫了媽媽。”
他從書包里拿出一張畫紙,上面是三個手牽手的人——高個的是李偉,矮個的是小宇,中間長發女子笑得溫柔。
“這是媽媽,”小宇指著中間的女子,“她在云朵上看著我們。”
李偉的眼眶濕潤了,他緊緊抱住兒子:“對,媽媽一直在看著我們。”
“爸爸,你會再給我找一個后媽嗎?”
李偉沉思片刻,誠實回答:“爸爸不知道將來會怎樣,但爸爸答應你,無論發生什么,你的感受和需要都是最重要的。我不會再讓任何人傷害你。”
小宇似乎滿意了這個回答,他靠進父親懷里,輕聲說:“爸爸,我現在不餓了。”
這句話簡單卻深刻,李偉明白,兒子說的不僅是胃里的飽足,更是心靈上的治愈。他們終于找回了彼此信任和依賴的勇氣。
夜深了,李偉為小宇蓋好被子,正準備關燈離開,兒子拉住了他的手。
“爸爸,媽媽真的沒有離開,對嗎?”
李偉坐在床邊,輕撫兒子的頭發:“她活在我們的記憶里,活在我們的愛里。只要我們還記得她,還愛著她,她就一直都在。”
小宇閉上眼睛,嘴角帶著微笑入睡。李偉注視著他安詳的睡顏,突然理解了林梅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愛不是言語,是行動。”
月光如水,灑在父子倆身上。在這個重新完整的家里,饑餓終于被愛填滿,傷痛終于被時間撫平。而關于愛的真相,就這樣靜靜地流淌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只需要真誠的陪伴和永不言棄的守護。
時光匆匆,又是一年小宇的生日。李偉早早下班,買了蛋糕和小宇最愛吃的零食,滿心歡喜地往家趕。當他打開家門,卻看到客廳里站著一個陌生女人,她溫柔地笑著,小宇則在一旁開心地拉著她的手。“爸爸,這是張阿姨,她來陪我過生日。”小宇興奮地介紹。
李偉有些不知所措,張阿姨大方地伸出手:“你好,我是小宇同學的家長,今天聽說孩子生日,就過來看看。”接下來的時光,張阿姨和小宇相處得十分融洽,她耐心地陪小宇吹蠟燭、切蛋糕。李偉看著這一幕,心中竟涌起一絲別樣的溫暖。生日會結束,張阿姨要離開時,小宇拉著她的衣角不舍地說:“張阿姨,你以后還能來陪我玩嗎?”張阿姨微笑著點頭。
看著張阿姨遠去的背影,李偉心里暗暗思索,也許生活又將迎來新的變化,但這次,他會更謹慎,更用心去守護小宇和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