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量子疊加態:《山海經》大荒山、《水滸傳》梁山】
梁山?
當一個熟悉的名字自視野中飄過的那一刻,眾人只感覺腦瓜子嗡嗡的。
但凡是看過水滸的人,都不可能對梁山陌生,一個是聚集了108位好漢開展壓迫斗爭的承載之地。
可這和大荒山又能扯上什么聯系呢?
奇奇怪怪的知識又增加了,那股子之前就有的淺淡宿命感,也慢慢變得強烈起來。
觀眾們屏住呼吸,繼續將目光朝齊洛身上投去,安靜聆聽他的解讀。
“梁山,這個地方我想諸位應該很熟悉了吧?《水滸傳》中最為重要的一處地點,從某種意義上甚至成為了九州古代反抗壓迫的標志性符號之一!”
“那它.......到底在哪里呢?”
齊洛如此說著,抬手在屏幕上輕輕一劃,此前消失的那張魯東半島地圖重新出現在視野中央。
“找梁山的定位,相對來說要簡單許多。畢竟在《水滸傳》原著中說的很清楚了。”
“原文第十一回中,柴進就曾和林沖說明過梁山的具體方位,在魯東濟州管轄的一個水鄉,名為梁山泊,中間乃宛子城、蓼兒洼。”
“濟州,便是如今的魯東省濟寧市,再結合原著中關于梁山泊附近村鎮、水系的描寫,可以推出,這座山就在如今的濟寧梁山縣。”
話音落下,齊洛伸出手指將地圖放大,把其中某個山體圈了出來。
“現在,我們來看圖!它是不是恰恰位于泰沂山系這個環形山系北部那條環上,是不是再一次與大荒山系的位置完美契合?”
“同樣的山系,同樣的實體,在《山海經》中和《水滸傳》中表現出不一樣的承載和意義。那是不是可以證明........”
沉穩的聲音,并未被穹頂上方狂風掃雪的嗚咽聲所壓制,滿眼璀璨的光影中,齊洛將目光投向鏡頭。
“這【梁山】,也是大荒山在另外一部名著中的量子疊加態?”
直播間,安靜如冰窟,幾乎九成以上的人都安靜枯坐著,腦海中盤旋著那張充滿了神秘氣息的地圖。
花果山是巧合,那梁山呢?
當巧合太多的時候,其實已經并不能稱之為巧合了.......
眾人木愣愣的坐著,心中卻早已翻起了驚濤駭浪。
而視線之中的那道身影,卻并沒有選擇將話題結束。
他胸膛起伏著吐出一口濁氣,重新邁入觀眾視線中央。
“《山海經》與《水滸傳》的第一個量子疊加態,我們找到了。”
“現在來找第二個.......”
淺淺淡淡的聲音伴風傳入眾人耳畔,話音落下的那一刻,led屏幕上旋即有第二行文字浮現——
【一石量子疊加態:《山海經》五彩石、《水滸傳》天罡地煞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