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坑洼洼的白板上印刻著兩個充滿著歷史氣息的名字,于橙黃燈光的照耀下,略顯炫目。
風吟之中,齊洛尾音未息,如同流云般盤旋在觀眾腦海里。
昌意是誰、顓頊又是誰.......
對那些不太了解《山海經》和九州上古歷史的人來說,這的確是個值得思考和搜索的問題。
但對直播間中比例不小的歷史文化教授及學生們來說,這儼然是最簡單的知識。
因此,齊洛并沒有多等,乃至于筆尖還未從白板范圍內徹底滑出,便看到了回答問題的彈幕。
【昌意是黃帝的第二個兒子,顓頊是昌意的兒子,也就是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
“正確”,齊洛點頭首肯,“他們三者之間,就是這種關系!”
“搞清楚這一點后,請諸位和我回看之前《山海經》中的那句話!還記得顓頊的降生地嗎?”
【沒記錯的話,好像是若水吧?就是主播說的川蜀滎經縣?】
“沒錯,就是川蜀滎經縣!故事的起點,就是在這里”,他語速流暢的說著,抬手在白板上畫下了隨意潦草的一條水系,用筆尖輕輕點了點。
“許多年前,在那條名為若水的江邊,黃帝的兒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昌仆為老婆,然后生下了顓頊!”
“這時候的蜀山氏,還處于極為原始的氏族狀態,壓根不能稱其為文明!”
“那文明.......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半張臉龐隱于黑暗中的齊洛,目光投向屏幕之外,隨口問出的這個問題也引發了眾人的思考,但很難有人給出答案。
安靜的一幕,持續了許久。
好半晌之后,沒有等到彈幕回應的齊洛,終是選擇了自問自答。
“古蜀文明的開端,源于顓頊!這個降生于若水之畔的天命少年,大抵在那里度過了很愉快的一段時光,即便在往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都始終奔行于中原,但從未忘卻那處留下過美好記憶的地方!”
“所以《華陽國志》里載:顓頊封其支庶于蜀,世為侯伯.......”
“原始的氏族,自此開始終于慢慢蛻變。名為文明的回響,也開始飄蕩在川蜀大地的山川之間.......”
輕盈的聲線,如同漣漪般在眾人心湖上擴散。
那些纏繞在一起的雜亂思緒,也在這個過程中漸漸趨向于明晰。
觀眾們滿臉唏噓,看向齊洛的目光里,是難以言喻的情緒。
他總是這樣,在所有人都以為快要沒活的時候,將節奏瞬間掌握回自己手里。
譬如這一次,僅僅只是依靠《山海經》中的一句話,就把古蜀文明的邊界從川蜀這塊地域中拓展了出來,將這脈古老的文明與黃帝一系扯上了關系。
雜亂瑣碎的歷史脈絡,變成了齊洛手里首尾有序的繩索,觀眾們無聲感慨著,但同時也疑惑著。
所以,這就是他的佐證么?
聽起來有道理是有道理,但還是不太令人滿意啊。
第一,僅憑一句話來論證古蜀文明的邊界并未局限于川蜀之地,屬實有些弱。
第二,就算.......就算把古蜀文明與黃帝一系扯上聯系,又能說明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