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屏住呼吸,緊緊鎖住白板上的文字。
燈影于眼前浮動,寥落寂靜的光景里,齊洛用紅色的馬克筆開始在【造】上方開始勾畫。
原本固為整體的文字被他圈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籠罩在最上方的寶蓋”、“置于左側的船形文字”、“置于最右側的告形文字”。
做完這一切后,他再度望向眾人,微笑著開口。
“文字,在我們所有人眼中,向來都是呈整體出現的!但今天,要想勘破甲骨文【造】背后的深意,我們必須得把它拆開來看。”
“這個字,被我拆成了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故事的一個階段,組合起來,就構成了那個神奇且奇幻的故事全貌!”
“首先,我們來看最右側這個部分。諸位覺得......它代表著什么?”
問題問出,觀眾們目光也緊隨著投射過去,無邊的思緒開始在腦海中翻騰跳躍。
【這個字,從形狀上來看,應該是“造”里面的“告”吧?反正感覺挺像的。】
【對對對,我第一眼看過去也是這種感覺,雖然是古文字但和“告”的現代書寫方式挺像的,就是不知道代表的意思一不一樣?】
“諸位的判斷,完全沒有問題!”第一時間,齊洛就肯定了眾人做出的推斷,并伸手在白板上用力叩了叩,“至于剛剛那位觀眾的疑問,它表達的意思與現在的【告】一不一樣,答案......是一樣!”
“甲骨文【造】中代表著【告】的那個部分,取的也是告訴、告知、傳達一類的意思。但有一點,大家要注意!”
說話間,齊洛將白板往鏡頭前湊近幾分,刻意將“告”字部分放大。
“諸位且看一看,并且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然后告訴我這個【告】字,它的造型.....到底像什么?”
像什么?
聽到齊洛這樣問,觀眾們再度瞇起了眼,從那個看上去多多少少有些奇怪的字符上注視過去。
幾秒后,原本安靜的直播間,突然就開始嘈雜起來。
一場足足六七千萬人參與的【找茬游戲】,就此掀開序幕——
【感覺像棵樹呢?樹根、樹杈、樹枝啥的都有,只是我不知道它和“告”字有什么聯系?】
【噗,我感覺它像把鐵鍬,你們看最下方那個橢圓形的地方,可不就是常見的鐵鍬頭么!】
【不不不,要我來說,這玩意兒就是個盆栽好吧!我家院子里就有一盆,跟它簡直一模一樣!】
各式各樣的答案,就這樣接二連三的浮現在屏幕上方,一整個過程中齊洛都在安靜的看,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直到某條彈幕滑過視線中央,那一瞬,他眼眸陡然變亮!
【我的看法,和大家有點不一樣。我咋感覺,像是個正在手舞足蹈的人呢?上面的兩橫就是胳膊,那一豎就是身體......】
“這個答案,很接近了!”
伴隨著彈幕的滾動,齊洛輕聲將里面的內容念了出來。
一時間,其他觀眾紛紛停止了猜想,將目光朝他投過去。
“諸位......”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在將那句話全數念完后,眼眸之中涌動起如同水波紋一般柔和的光。
“你們覺不覺得,這個看上去很特別的【告】字,它的形狀.......”
“像極了三星堆遺址中,那尊舉世聞名的青銅大立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