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渾然一體的舒適感。
而第三個感覺到的是任師姐。
任歡兒家學淵源,從小長在茶山,對茶的了解真的跟喝水一般,自然而然,她泡茶的技藝實際非常高,她基本上也是快達到那種坐忘的感覺。
但是還差臨門一腳。
畢竟李博士現在泡茶沒有過去純粹,教學生也很隨緣。
所以哪怕知道問題,任歡兒也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可是在此刻觀看在泡茶的小師弟的時候,任歡兒忽然有點領悟,老師說自己還缺點東西,缺的是什么了。
她太急了。
急于求成,急于表現,急于證明。
她的茶缺少了那種自由的感覺。
她在茶山,背著背簍采茶,從山腳走到山頂,看著茶葉自由隨性增長,尤其到了山頂,能看到自己的茶山,也能看到遠處的大海,他們老家背山面海,那一刻,心胸開闊,呼吸舒暢,充滿自由之翼。
感覺自己能飛翔。
自己泡茶的時候缺少的那種自由感。
這一刻,任歡兒的忽然領略到那種自由感。
她就看著一個人泡茶,看到了自由。
現場愛茶的自然不僅僅是任歡兒,其實真正愛茶的是李博士。
否則這也不會成為他的事業。
他是個腦子好用,家境不錯的年輕人,大院出身,落魄過,在極度落魄的時候有一天他去拜訪一個長輩,想求人幫忙。
但是最終連面都沒有見上。
只是喝到了一杯茶。
那杯茶,從熱喝到涼,也沒有見上人。
但是很好喝,他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嘬著喝的,在別人家,擔心喝多了想上廁所,不喝茶又覺得不自在,手里拿著杯茶就好像好多了。
沒人看他。
他等了許久。
工作人員告訴他,要見的人沒有時間,臨時有事,讓他改日再來。
他放下茶杯,可是想了想,又拿起茶杯。
這杯茶很好喝,哪怕冷了,而且他不喝完走了,剩下的茶也是倒了,他端起茶杯,喝完茶,告辭。
后來他就喜歡上喝茶,對每一口茶都會好奇的嘗嘗,研究,感受熱茶冷茶的區別,就不知不覺就成為了今天的李正氣,李博士、李校長。
而他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杯茶,是那杯沒有見到主人的冷茶。
有點苦,有點澀,但是那是生活。
茶也是生活。
而此刻他看面前的少年泡茶,不知道為何,回想起曾經那杯冷茶。
只是看著他清清爽爽的沖茶杯,清清爽爽的沖泡茶,就看到了一種韻味,一種悠然,一種回憶,回到了那年,坐在小廳里,惴惴不安的品茶的時候,他想如果能回去,他可能會更認真一點,那杯茶確實不錯,好喝的,很甜,然而那時候,他只記得那茶冷了的苦和澀。
而場上的眾人也不知不覺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
那個日籍評委草魚君,他漂洋過海,在華夏國學習,但是他心中始終有故鄉,這次告訴自己,堅定的選三神君,三神君是他們的榮耀,而且今天因為三神君他居然有幸能喝到天皇喜歡的“雪山之巔”,不虛此行。
他驕傲的看著三神君表演茶道,那是真正的茶道。
然后順便對旁邊的那人投去輕蔑一瞥。
是的,他心中有強烈的批判精神。
他只承認他們的茶道是至高無上的真正的茶道。
除了他們,這世間再無真正的茶道了。
所以他看別人都是漫不經心一瞥。
然而這漫不經心的一瞥,又漫不經心一瞥,又一瞥。
這個世界上有兩個人。
一個人在表演。
一個人在生活。
他在為自己泡茶,悠然自得,歡快,期待,水沸騰,冒煙了,涓涓落下,茶葉蕩漾,成茶,出湯,鮮綠。
淡淡的香氣飄來。
忘我,無我,真我,日籍評委這一刻,忽然明白了真正的茶道是什么。
茶好了,可以喝了。
泡茶的馮浩,抬頭,淺笑,并不謙讓,他自己先端著茶,輕輕的品嘗了一口。
雪山融化,草綠成長,花兒盛開。
魚桑,家鄉的臘梅紅了。
他落下了淚水。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