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浩:……
行吧。
下午去參觀那個藥企的時候,就應該理解了。
聽工作人員說沈院長是很早期的股東了,干爸在西北那邊日子過的舒服,但是也不是很張揚,馮浩也去過家里,就是條件不錯的家庭,不會感覺像是暴發戶什么的。
符合一個院長該有的花銷,可能看姐姐沈莉的花銷會有點超過。
大家理解的院長隨便貪污一點,給女兒過有點奢侈的好日子,差不多也就那樣的。
那實際是沈院長節約的結果了。
所以他很早期就有錢,錢哪里去了?
最早的時候還沒有限購的概念,買房產好像很合理。
大佬賺錢毫不費勁,錢來,錢從四面八方來。
普通人努努力力,摳摳索索,也就勉強把自己養活。
開水把茶具都沖洗了一遍,然后投茶。
投茶量不高,因為就四個人,只投了六克左右。
馮浩把茶葉小心翼翼的用茶針撥拉到燙燙的蓋碗里,然后蓋上蓋子,輕輕搖晃三下。
打開蓋子聞了一下,有一股子淡淡的藥味。
藥茶同源,就是如此。
馮浩把蓋碗挨個給姐姐,干媽,干爸聞了一下。
沈莉聞了一下,很濃郁特別的香氣,之前沒有聞過類似的。
干媽聞了一下,就轉給老林了。
沈院長把這個當做中藥一樣看了一下條索,辨認了一下什么樹的葉子,中醫本身約等于半個植物學家+半個動物學家。
只是研究的方向不同,植物學家和動物學家可能是往保護動植物保護環境、挖掘植物動物的過去歷史、未來生存的方向去研究的。
中醫只看這個植物和動物有什么藥用價值。
沈院長看這個葉子,炮制過,用的是低溫炒+晾曬的方式,葉子上的絨毛還保留,不是傳統的茶樹,應該是有嫁接過,或者變異過,茶株應該比較矮小敦實,選的是嫩芽部分,還是顯得大片厚,高海拔寒冷地區植物生長特點。
至于藥用,就要品嘗了,沈院長看的話也就只能看出這些。
他懂這么多,還是應該感謝叔婆,叔婆小時候給他用的每個藥,都會認認真真的教他是什么藥,他漫長的癱瘓在床的日子,有一千多天,腦海里都是各種草藥葉子或者能入藥的動物的知識,反復咀嚼,回想,默念。
聞茶葉的香氣叫做干香。
然后倒茶,洗茶,把第一道茶,全部倒掉,再搖一搖公道杯,讓里面的熱氣搖走,再聞公道杯的香氣。
這是冷香。
沈莉聞到了濃郁的果香,但是夾雜著淡淡的藥味的感覺。
顧媽媽聞了一下,這個味道好聞,比剛剛茶葉的味道好聞。
沈院長聞了一下,藥香更明顯了,小日子不會是用藥材嫁接的?還是炒制的時候用藥材熏?
藥味很淡,但是還是存在的。
馮浩給聞了第二道冷香,就開始正式泡茶了。
得心應手大約如此,行云流水。
開始泡茶,他就沒有聊天了,很投入,很認真。
一道茶,剛好就沖了四杯,多一滴都沒有,每個人的茶量都差不多。
就這分茶的本事,沈院長看了就忍不住點頭,這是中藥房抓藥的好苗子。
馮浩自己也很期待的喝了一口,含著茶在嘴里滾了一圈。
不是漱口,喝茶前都有先給大家倒一杯白水,那杯白水就算是清口的。
馮浩主要是感受和自己之前泡茶有什么區別。
自己品嘗的話,感覺區別還挺大的,也可能是此刻他的味蕾和嗅覺也帶著buff,對茶的要求很高,所以對茶的味道,細微的不同,感觸更深。
茶湯很柔潤,爽口,喝進喉嚨,感覺胃里暖暖的,有一種氣在上升的感覺。
可以用喝很老茅臺來形容。
楊處今晚話多就因為有老茅臺。
那粘稠的酒液會混沌你的血液,讓你興奮起來。
而這茶湯同樣感覺像是浸潤到血液里,讓你毛孔都打開,喝一杯有一種微微出汗的感覺。
馮浩接著泡第三道,第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