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獻王向吳王告密,通政司眾官員玩忽職守,壓朝臣奏章而不報。
吳王大怒,令翰林院侍講學士楊士奇,燕王之子,皇孫朱高煦持御賜寶刀,赴通政司捉拿犯罪眾官。
自通政使以下,盡皆處斬。
當日,朱高煦又帶著一干錦衣衛,拿著裝了通政司眾多官員人頭的匣子,挨家挨戶,給京中五品以上官員傳閱觀看,以示警告,為后來者戒。
消息傳出,舉朝震驚。
一方面是驚訝吳王手段之狠厲。
想不到他小小年齡,又剛剛監國,竟然就敢將通政司的大小官員全給砍了。
這份氣魄,委實驚人。
另一方面,更讓京官們目瞪口呆的是,吳王、獻王、燕王,此三人竟然聯手了!
這……
許多人開始時,還不敢相信這一消息。
這怎么可能呢?
但后來確實打聽到獻王此前親自去吳王府的消息,并傳出其喝童便以治病的傳聞。
再加上帶著錦衣衛登門的人,又真的是燕王之子朱高煦,便讓官員們不得不信了。
這番變故來得太突然,又太出乎意料之外。
仿若一日之間,整個朝局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官員們私下四處奔走,皆在悄悄商議,是不是該重新站隊了呢?
獻王殿下都背刺了,還怎么支持他?
聽到消息的朱允炆,氣得當場吐血,險些再次昏迷。
……
燕王府。
“什么?煦兒拿著父皇賜的寶刀,去殺了通政司的官員?”
朱棣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煦兒雖然淘氣頑皮,卻也是明事理,知道事情輕重的,絕不會如此行事。”
朱棣一把揪住來報信之人的胸口,道:“煦兒是不是受了楊士奇的脅迫?”
他目露兇光,道:“他楊士奇好大的膽子,竟敢脅迫皇孫,真當本王好欺侮嗎?”
那名報信的下人,還從未見燕王發過如此之大的火氣,頓時嚇得顫顫兢兢,又不敢不具實呈報,道:
“據現場親眼目睹的人回報,小王爺手持寶刀,大喊著“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神情興奮無比,并沒有半分被脅持的跡象。”
“去其他官員府上時,也是十分得意,威風霸氣,頗有幾分……耀武揚威的味道,看起來非常高興,絕不像是被人逼著。”
“砰!”
朱棣狠狠用力一推,那人頓時被推得倒在了地上。
緊接著,他自己的身體也是一個踉蹌。
數日前,朱棣便收到了姚廣孝寫來的書信。
信中,道衍和尚先是向他請罪。
告訴他天命有變,從前所圖謀之事,再也不成。
同時,又極盡吹噓朱允熥之能。
并勸朱棣棄暗投明,懸崖勒馬,從此安心做一名藩王,不再想奪取大位之事。
甚至還要他打破世俗禮制,拜朱允熥為師,助他興辦軍事學院,以此來表忠心。
剛收到信的時候,朱棣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他與姚廣孝相交多年,感情深厚,可謂是推心置腹。
平日里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對老和尚所獻的計謀,他素來言聽計從。
可萬萬沒想到,一直都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和尚,不過是去了吳王府幾天,便背叛了自己。
虧得老和尚沒去之前,還信誓旦旦的表示,絕不會背叛自己。
就算去了吳王府,也必定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說不得還要給自己當臥底,匯報吳王的一舉一動。
結果,才過去幾天,就叛變了!
氣得朱棣當場將老和尚寫來的信,撕得粉碎!
沒想到,現在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開始作妖鬧騰了。
楊士奇去殺人,你是我燕王朱棣的兒子,你跟著去干嘛?
跟著去也就算了,你還要大嚷大叫,耀武揚威,唯恐別人不知道你有多厲害多了不起。
你這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與朱允熥站在一起,同穿一條褲子了嗎?
你是我兒子,你這樣做,爹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