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楊士奇說得不錯。
此事確實不宜大張旗鼓,弄得朝野不安,也不可能真追查到什么真相。
故而,在楊士奇進宮之后,老朱便默認了朱允熥之前下達的停止追查的命令。
可私下里,錦衣衛密探和檢校們,正日以繼夜的探查著,誓要查到幕后真相。
老朱一開始懷疑的人是秦王朱樉,故而才狠狠打了他一頓。
但后來又覺得不對。
朱樉確實在府中陰養殺手,可刺殺朱允熥的人,并不是朱樉養的那些殺手,而是樸家的亡命之徒。
老朱當時又怒又急,看到秦王,想起他陰養殺手之事,恨得牙癢癢,當即便將其狠狠毒打。
事后想來,秦王的嫌疑,反而不大。
因為老朱很了解自己的兒子,清楚朱樉的性子。
他不僅暴虐,行事也同樣的粗暴,簡單直接。
若真是他出手,派的就該是秦王府中陰養的殺手,而不是樸家的余孽了。
可若不是秦王,那才讓老朱更心痛了。
晉王素來懂事,雖然有時候脾氣火爆了一點,偶爾會虐待下人,但他的軍事才能不錯,有勇有謀,幫著鎮守北疆,防范韃子南下,移民塞邊,也算是為大明江山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燕王亦是如此。
雖然他們兩兄弟自小不和,矛盾紛爭不斷。
但在老朱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若真是他們兩人派人去刺殺熥兒,那……
至于獻王朱允炆,老朱就更不敢深想了。
那可是標兒的兒子,熥兒的哥哥,還是他之前十分看重的大明繼承人。
只差一步,就立他為儲君了。
如果不是那日熥兒站出來阻止的話。
朱允炆在老朱心中素來忠厚老實,孝順謙恭。
若真是他派人行刺自己的親弟弟……老朱有些痛苦的閉上了雙眼。
天家當真無私情嗎?
為了爭奪皇位,萬般手段用盡,乃至骨肉相殘,兄弟反目,為什么要這樣呢?
當一個閑散王爺不好嗎?
咱給藩王定的待遇,也不可謂不高了啊!
老朱一念及此,又覺得有些痛心難過。
這些時日不理朝政,空閑的時間多了,想得也就更多,頭卻更痛了。
老朱走到亭子里坐下,輕輕嘆了口氣,仰頭望向天邊浮云。
有時候真羨慕浮云,可以隨心所欲的在空中飄來飄去,沒有任何牽掛和羈絆。
一名太監輕步從外面走了過來,彎著腰向老朱遞呈今日剛出版的《大明日報》。
“今兒個怎么送得這么遲?”老朱淡淡問道,一邊問,一邊饒有興趣的拿起了報紙。
這段時間不批閱奏折,他卻是對這大明日報越來越感興趣。
一是大明日報采用白話文行文,通俗易懂,不繞來繞去,很符合老朱的胃口。
二是上面第一版寫的,就是他自己年輕時的傳記。
而且寫得極為樸實,毫無虛假夸贊之言。
比如說,母親生他的時候,滿室生光,弄得鄰居都以為發生火災了,跑過來救火,結果發現原來是生孩子了。
老朱覺得這個就寫得很不錯,很真實,雖然他自己也完全不知道有這回事。
但他那時還是嬰兒,不知道也屬正常。
作為天子,出生時自然會有天降異象的。
再比如說,當年他在廟里當和尚時他是如何神異,如何見義勇為,救民于水火……
四方游討時,又如何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