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殺貪官,懲惡霸,鋤強扶弱。
以至四方豪俠,無不欽佩,天下仰慕。
諸多事跡,不一而足。
雖然很多事情,老朱自己都記不太清了,但又好像模模糊糊有些印象。
這些肯定都是真的。
很符合咱的為人嘛。
何況寫的東西,都有事跡,有人物,有地點……
雖然時過境遷,加上多年戰亂,原來的那些見證者都找不到了。
但這樣寫出來,就顯得不浮夸,不吹噓,有理有據,讓人一看就信服。
比朝中大臣那些不知所謂的胡亂吹捧寫得好多了。
咱一生有那么多的豐功偉績,還需要你們亂夸嗎?
據實講述,不就行了嗎?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贊美之詞,卻連一件事跡都沒有,這豈不是無憑無據?
讓人覺得盡是些虛妄不實之詞!
那些大臣都該好好看看大明日報,學習一下什么叫“秉筆直書”!
除此之外,還有第四版的民間報道,老朱也很歡喜。
久居深宮,只能通過錦衣衛密探和檢校來打聽消息,以及朝臣們的奏章里面,窺見民間一二。
雖然密探和檢校探聽的消息不少,卻不如這報紙寫得這般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報紙的內容其實也不多,老朱很快就看完了,心情也隨之舒暢了不少。
要不是看報紙,他還真忘了自己年輕時做過的那許多俠義事。
畢竟,當皇帝之后太忙,哪有空閑去想從前的事。
如今年齡大了,記憶力便不如以前,有許多事也早忘了。
幸虧有這報紙,替咱記錄了從前。
老朱這般想著,嘴角邊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報紙一早就送過來了,但宮里的娘娘們,都攔著要看。”
“奴婢們沒有辦法,只好給她們看,這才耽擱了時間。”
老朱一聽,倒是樂了,笑道:“這大明日報,不是公開發行,誰買都行嗎?”
“以后可不許再攔著咱的報紙看了。”
“她們想看,就自個兒掏錢買去。”
“咱孫子送咱的,她們湊什么熱鬧呢?”
太監連忙應聲道:“是,奴婢記住了。一定將陛下的旨意,帶給諸位娘娘。”
就在這時,那日接送楊士奇的太監吉垣,彎著腰極為恭敬地走了進來,遞上一封密信。
老朱拆開密信,迅速掃了一眼,問道:“呂氏這些天,都沒有任何異動嗎?”
“呂妃娘娘除了每日織毛衣外,偶爾念經打坐之外,再沒有做過其他事。”
吉垣恭敬道:“不過,昨日呂妃娘娘見了獻王殿下。”
“母子二人談話的時候,特意支開了所有下人,又選在了宮殿外的開闊處,奴婢縱是有心安排人偷聽,也無從下手。”
“故而,呂妃娘娘和獻王說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哦?”老朱淡淡應了一聲。
吉恒連忙跪了下去,道:“奴婢該死,奴婢有負圣恩,沒能完成陛下交待之事,還請陛下恕罪。”
老朱的旨意,可是不許漏掉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但在不驚動對方的前提下,有時候確實也無能為力。
這個時代,可沒有監聽設備。
“罷了!”老朱搖了搖手,道:“她這般慎重的避開外人,你們也是有心無力,咱不怪你們,起來吧。”
“謝陛下!”吉垣小心翼翼地爬起來,又道:“今日獻王去了吳王府上,看望吳王,還邀請吳王去參加不久后呂妃娘娘的生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