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有大才啊!”
他此時并不知道復式記賬法是自己的孫子想出來的。
聽到姚廣孝在推廣該法,便想當然的認為是對方所發明。
對姚廣孝的看法,立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個人,咱得見一見。”
老朱吩咐道。
“是!”吉垣連忙應聲,道:“奴婢這就去傳姚廣孝前來見駕。”
他說完,正待轉身,卻又被老朱叫住。
“先緩一緩吧。”老朱站起身,來回踱著步子,道:“也不急于這一時半會。”
“熥兒好眼光啊,先用了一個楊士奇,如今又得了一個姚廣孝,都有大才。”
“咱先等等,看看熥兒的搞商稅改革,建大明銀行,發行新鈔,究竟會有一個什么結果,到時候,再見姚廣孝也不遲。”
吉垣垂手彎腰行禮,道:“遵旨!”
老朱又坐了下去,翻開了一封新的密報。
“黃子澄和方孝孺對吳王開辦大明軍事學院的事極為不滿,他們派了更多的人,散播吳王當為天子的謠言,希望以此來激怒陛下。”
“兩個蠢貨!”老朱冷笑了一聲,道:“虧得咱家以前還挺看重他們的,如今看來,這二人,皆是又蠢又壞。”
以前老朱對朱允炆身邊的人都十分信任,雖然亦有監視,卻并不是很上心。
收集而來的情報信息,也不是很多。
并沒有發現兩人有太大的問題。
何況那時候,老朱對朱允炆的看法不一樣,連帶著對他和他身邊所做事,容忍度也大不相同。
之前便是知道了兩人在背后造朱允熥應該被立為儲君,登基稱帝的謠言,在老朱看來,這也是兩人忠心耿耿,欲助朱允炆一臂之力。
為主人效忠,并不算多么過分的事。
可如今自己都明確說了,要讓吳王執掌大明江山,還讓吳王監國,他們此時仍不收手,便是心懷叵測了。
不過,他們這樣做,對于提升朱允熥在民間的威望有百利而無一害,老朱反而樂見其成事。
由此也可見兩人的愚蠢了,還自為是的以為,這樣做能坑害別人。
卻不知是在幫著對方。
自從開始懷疑呂氏和朱允炆,老朱便立即讓錦衣衛密探和檢校加強了對他們及他們身邊人的監視,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他忽然想起那日讓朱允熥拜方孝孺為師的事。
方孝孺自傲拒絕,朱允熥也一點也不想拜師。
“還是熥兒英明,早就看透了這個方孝孺啊!”老朱輕輕感嘆。
對于朱允熥這個孫子,他是怎么看怎么喜歡了。
感慨了一番之后,老朱又接著往下看。
“黃子澄今日前去拜訪曹國公李景隆,在門房苦等許久,方得見面,所謀不詳。”
老朱的臉色,立即再度變得凝重起來。
“黃子澄是想干嘛呢?”
“李景隆此子儀表堂堂,長得威武英俊。在勛貴當中,頗有名聲,人又極好面子。”
老朱忽然眼前一亮。
“老四帶頭拜師,其余功臣勛貴,皇親國戚,也只好跟隨。”
“以李景隆的性格,必然對此事不服……黃子澄此時登門造訪,肯定就是想慫恿他從中壞事了。”
他的目光,驟然變得凌厲起來。
半晌,老朱吩咐道:“待明日送報紙的人來了,你找個機會,偷偷和他說一聲,讓他傳訊給吳王。”
“就說咱說的,讓吳王只管放手施為。”
“有敢阻撓辦事的,不管他是皇親國戚,還是功臣勛貴子弟,都可依法嚴懲。”
“具體該怎么辦,讓他自己拿主意,不用再先啟奏咱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