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明銀行兌換銀子,那是童叟無欺,不像別的地方,總想方設法從中抹油克扣。”
實際上,在用白銀作為貨幣交易的時代,交易是非常不便的。
電視里面上演的銀子掏出來,往桌上一放,轉身就走,這只是后世現代人的浪漫想象。
實際上,銀子拿出來付錢,不但要稱重,切割,還要仔細看成色。
不同的成色,價值都不一樣。
至于官方認可的大錠標準銀子,那只是官銀,民間用得極少。
若能用上紙鈔,價值一目了解,自然是要方便百倍千倍。
所以,民間商品對紙幣的需求,實際上是一直客觀存在的。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必須要方便,快捷,實用。
貴金屬相對紙幣的弊端,是很顯而易見的。
紙幣最大的問題,便是信用。
“話是這么說,但真的能行嗎?”
百姓們仍是心有疑慮。
大明寶鈔的教訓擺在前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嘿嘿,實不相瞞,我昨日去大明銀行,悄悄換了一點新鈔,今日便拿著這新鈔,去糧倉買點糧試試,大伙兒要是有興趣,不妨一起去見證一下。”
有一名漢子從懷里拿出了一疊新鈔。
“好啊!”
“好啊!”
人群紛紛響應,很快,一群人便一起向著糧倉走去。
到了糧倉前,那名漢子掏出新鈔,道:“按官價買一石米。”
不料,賣米的差役瞥了一眼他手里的新鈔,當即沉下臉來道:“對不起,這里只接收白銀和銅錢,寶鈔一概不收。”
“憑什么?”漢子大怒道:“《大明日報》上,不是刊登了朝廷的公告,以后一律用新鈔購買糧食嗎?”
那名差役翹著大姆指,舉手越肩指向身后,道:“我不知道什么朝廷的公告,我知道糧倉老爺的命令,反正寶鈔就是不行,甭管是舊的,還是新的。”
“你哪涼快哪呆著去,想要拿寶鈔購糧,門都沒有。”
“再敢聚眾鬧事,便立即鎖拿了你。”
聽到這話,人群頓時炸開了鍋。
“原來根本不行啊!”
“什么新鈔啊,買不了糧,有什么用?”
“都是騙人的,大伙兒不要去換什么新鈔了!”
……
就在眾人議論聲四起的時候,一道不大不小的聲音,冷冷響起。
“誰說新鈔買不了糧啊?”
楊士奇帶著幾名隨從,走了過來。
他身著布衣,未穿官服。
賣糧的差役自然不認得他,當下橫眉怒目道:“老爺我說的。”
接著用極為囂張的語氣,一字一句,大聲道:“寶鈔買不了糧!”
楊士奇笑道:“朝廷的命令,你們是不看在眼里了?”
差役冷笑道:“管糧倉的大人說了,這都是吳王殿下一時心血來潮,辦的糊涂事。”
“糧倉里的糧,乃是大明的命脈所在,可不能被一張紙給騙走了。”
“這個命令,用不了多久,就會廢除。”
“我們現在不準,是為了幫著大明的糧倉省著點糧食,為朝廷減少損失。”
“你是什么人?也敢管糧倉的事?”
“還不速速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