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皇帝陛下在發呆,吉垣小聲出言道:“吳王做成這等大事,陛下要不要也重重賞賜一下呢?”
不料,老朱卻是搖了搖頭,高聲道:“賞什么,不用賞。”
“咱的龍椅是他的。”
“萬里江山是他的。”
“整個大明天下都是他的。”
“咱還賞他干嘛啊!”
“咱賞他整個大明天下,難道還不夠嗎?”
……
大明銀行總部所在的后院。
朱允熥正與楊士奇、姚廣孝兩人一起交談。
下方,數十名賬房先生正噼里啪啦打著算盤。
這段時間,大明銀行和新鈔,取得了令朱允熥都意想不到的成功。
原本他還擔心,大明的百姓,被原來的大明寶鈔坑慘了,不會輕易信任新鈔。
沒想到,隨著一系列的措施強制推行,新鈔竟然以極快的速度,重新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有時候也不得不感慨,老百姓們的集體記憶,似乎并不是多好。
而方便快捷這一特性,對人的影響,遠比朱允熥原來想象的要大得多。
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大明日報》大力宣傳的功勞。
輿論的威力,是十分可怕的。
日復一日的宣傳,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人的心理認知。
新鈔就這樣被迅速的接受了。
至于原來舊鈔……
在朱允熥看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其遺忘。
不聞,不問,不管,當其不存在……
原因有三。
一是無論用什么價值去收回舊鈔,都不合適。
定價過低,會使得舊鈔折價嚴重,打擊紙鈔在人們心中的信譽。
定價過高,又非常不劃算。
二是若要大面積回收舊鈔,則憑空增加了新鈔所需要的供應量。
貨幣在剛剛發行的時候,控制供應量是非常重要的。
供應量過多,就有迅速貶值的風險。
即使強行通過銀價和糧價穩定其貶值,但其他商品呢?
很難說不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成商品價格普漲。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嚴重最可怕的問題。
因為舊鈔防偽不行,即使是大明朝廷自身,都無法分辨出哪些舊鈔是朝廷印制的,哪些是偽造的!
這就有點令人極度無語了!
如果真的大規模回收舊鈔,究竟會收回多少假鈔,那只有天知道。
依靠嚴厲的刑法,讓那些造假者不敢?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朱允熥還真不相信這能起多大的作用!
所以,不聞不問不管,就成了最好的措施。
反正大明朝廷對以前印制的寶鈔,變舊之后,要么是超低折扣回收,或者干脆不管的。
也不差他這一回!
只要將所有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到新鈔上面,舊鈔自然也無人關心了。
這里值得一說的是,舊鈔因為信譽太低,實際上的使用,并不廣泛。
大部分普通百姓手中,也沒有舊鈔。
即使不管不問,影響也有限,仍在可控的范圍內。
除了新鈔的順利發行之外,另一個給朱允熥帶來意外驚喜的,則是大明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