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在敵國打探消息,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線人傳遞消息也一樣。
只要不是特意傳回假消息,偶爾有不準確的情況,一般都不會嚴厲追責。
北元王庭準備大舉南下,這是諜子們打探到的消息。
但如果事到臨頭,北元王庭又突然取消了南下的計劃,這就不是諜子們的責任了。
姚廣孝緩緩掐指,道:“算算時間,應該是殿下剛開始放出要辦大明軍事學院的風聲,燕王在大明日報上公開刊登拜師的消息時,晉王就悄悄傳命令過去了。”
“讓那邊的人,授意諜子傳來北元要大舉入侵的假情報。”
“其目的就是為了在大明軍事學院開學的時候,驟然反戈一擊。”
“晉王是多年領兵的人,不愿兵權盡歸殿下之手。”
“故而早早做了布置。”
“如此一來,他不僅自己不用拜師,還能借此招大損殿下的威望,打亂殿下收天下兵權的計劃。”
他的話音剛落,就在這時,外面又有人送來了一封奏章。
“秦王殿下上奏,近聞北元即將大舉南侵我大明邊境,軍情似火,心急如焚,故今日將率輕騎簡從,星夜奔馳,趕回西安。”
“請吳王殿下放心,秦王一定誓死保得我大明北境安寧。”
河套地區基本上都是晉王的防區,但與秦王的防區也相鄰。
北元若進攻那里,很難說不兵鋒一轉,直指秦王所在的地區。
朱允熥接過奏章,望了姚廣孝和楊士奇兩人一眼,道:“好啊,我的兩個叔叔,都忍不住走了,你們怎么看?”
楊士奇目光再度望向姚廣孝,道:“大師剛才所言,有幾分把握?”
“至少八分以上。”姚廣孝語氣肯定。
軍事情報的準確與否,沒有人敢說百分之百,姚廣孝說至少八分以上,已經非常高了。
“也就是說,還有一兩分的可能,那些情報是真的。”楊士奇神色嚴肅。
這可能才是問題所在。
換一個角度來看,哪怕北元大舉南侵的消息只有一兩分是真的,大明也必須要嚴肅對待。
這不是小事,有備無患才是最好的應對方法。
說話間,燕王朱棣從外面走了進來。
“我聽到北元即將大舉南侵的消息。”朱棣道:“但我所在北平府,并不曾有任何訊息傳來。”
“雖說此次北元南下,傳聞是要進攻河套地區,可我北平府,潛伏在北元的諜子亦不在少數。”
“若是絕密軍情也就罷了,可他晉王安插的諜子都能打探消息,便說明此事在北元已廣為人知。”
“我燕王府的諜子,也不應沒有一點察覺。”
“我覺得,這極有可能是二哥和三哥在故意搞鬼,借北元南侵為名,擾亂大明軍事學院的開學典禮。”
朱允熥沉吟片刻,問道:“那依四叔之見,我該如何做呢?”
“立即派人追回秦、晉二王,不讓他們離開金陵,同時對其進行嚴厲訓斥。”
朱棣目光閃爍,道:“這正是吳王殿下給他們倆一點顏色的大好時機。”
楊士奇卻在旁邊插言道:“有沒有一種可能,北元大舉南侵的消息是真的,但此時知道的人還極少數。”
“潛伏的諜子,也大多都不知道此事。”
“可晉王的手底下,確實有一個或者兩個重要的諜子,將訊息傳了過來。”
“晉王收到消息之后,又故意讓其他諜子們傳回“實真似假”的消息呢?”
朱棣脫口而問道:“倘若果真如此,他們這樣脫褲子放屁,有什么意義呢?”
話一出口,自己卻是先呆住了,道:“你的意思是說,三哥故意制造出這樣的假000000/象,讓我們以為他在騙我們。”
“待到我們出手后,結果卻證實了他才是對的。”
“到那時,才會真的讓吳王殿下威望掃地,陷入極其被動的處境。”
楊士奇點頭,道:“正是此意。”
一時間,朱棣亦陷入沉思,半晌道:“這確是三哥能做出來的事,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于是,問題又回到了一開始的處境。
真假難辨!
朱允熥腦海內念頭飛轉。
正常而言,這種事其實很好處理。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反正邊境加強戒備,整軍備戰,總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