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學問深厚,德高望重,本王相信方先生一定不會隨意曲解圣人之意,一定會秉直而言。”
“才請方先生出面,評一評適才李景隆所言的是非,以正視聽!”
“二哥怎么能說,這是為難方先生呢?”
他目光緩緩掃過全場,最后落在方孝孺身上,道:“本王相信方先生的人品,絕不會說違心之言。”
“本王可以向方先生保證,無論方先生說什么,都不會有任何事。”
“若有人以方先生的話,來為難方先生,威脅方先生,本王第一個饒不過他。”
“方先生,請吧!”
“大家都愿洗耳恭聽呢!”
方孝孺自知避無可避,只得開口道:“自三皇五帝……”
“方先生無須長篇大論。”朱允熥笑道:“方先生只需回答本王的問題即可。
“依圣人所意,學無先后,唯達者為師,對嗎?”
方孝孺道:“是!”
朱允熥又問:“剛才李景隆說,長輩不能拜晚輩為師,請問方先生,圣人是否說過這樣的話。”
方孝孺搖頭:“沒有!”
朱允熥再問:“圣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圣人還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后世韓昌黎以為,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敢問方先生,韓昌黎是否有曲解圣人之言,還是深得圣人之心?”
方孝孺道:“韓昌黎所言,深得圣人之心!學無長幼尊卑,唯道而已。”
朱允熥微微一笑,方孝孺的回答,果然和他預料的一模一樣。
畢竟,對方孝孺這種人來說,雖然也會為圣人之言作注,給出自己心中所想要的解釋。
但這也建立在那些話本身還有解釋空間的前提下。
可不是能隨便瞎說的。
釋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何況,朱允熥早就令人調查過方孝孺,翻過他對這些問題的注釋,清楚方孝孺的理論。
“方先生以為,依圣人之論,長輩可以拜晚輩為師嗎?”朱允熥接著問道。
他又迅速補充:“方先生只需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
“可以!”萬眾矚目中,方孝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場中,無論是支持朱允熥的,還是反對他的人,都驚得眼珠子掉了一地。
萬萬也沒有想到,在這關鍵的時刻,方孝孺竟然站隊站到了朱允熥的那一邊。
朱允炆、黃子澄、齊泰等人,更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先前還為方孝孺的安危擔擾,唯恐他直言得罪朱允熥,招來殺身之禍,可聽到他這番應對,幾人卻皆覺得,仿若有一記響亮的耳光,用力扇在了自己的臉上!
方孝孺竟然幫著吳王說話?
難道他早就暗中投靠吳王了嗎?
朱允炆只感覺自己的心頭,被人狠狠插了一刀。
虧自己還這般看重他,整日里尊稱他為老師。
誰能料到,他竟然是一個二五仔呢?
而支持朱允熥的人,則是一陣狂喜。
原來吳王殿下早就埋了伏筆。
以方孝孺的名聲和威望,再加上他以前還是眾所周知的反對者,連他都在此事上支持吳王,那便足以說明,吳王此舉,并無任何不妥。
有圣人背書,誰還敢說吳王做得不對呢?
李景隆則將被永遠的釘在恥辱柱上!
朱允熥轉身問旁邊的書吏:“都記錄好了嗎?”
書吏忙道:“稟殿下,都記錄好了!”
朱允熥笑著向方孝孺道:“多謝方先生指點。”
方孝孺怔了一下,連忙喊道:“我還有話要說!”
他剛才那般回答,完全是遵從圣人的教誨,這是他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
他絕不可能背叛圣人,也不可能因為敵對立場,就將圣人之言顛倒亂說。
但這可不代表他支持吳王收燕王、梁國公等人為弟子!
此事他一定要說清楚,不能讓別人誤會。
“本王要問的,都問完了。”朱允熥笑道:“方先生還有什么話要說,就留著以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