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可惡!”
獻王府內,朱允炆大發雷霆。
那張平日里總是溫文謙遜的臉,也因極度憤怒和仇恨而扭曲變形。
“方孝孺,本王待你不薄,處處以老師尊之,時時以學生自居,你居然背叛本王!”
他抽出旁邊木架上的寶劍,刷地一聲,寶劍出鞘。
緊接著,便見寒光一閃,劍芒狠狠斬在了桌案上。
咔嚓!
長桌被寶劍一分為二。
“方孝孺,本王若不殺你,誓不為人。”
朱允炆的咆哮聲,在王府內來回震蕩。
令外面所有的宮女、太監以及一眾下人,皆嚇得膽戰心驚。
獻王以孝順仁義著稱,便是對府中下人,也向來都十分和藹,何曾發過如此之大的脾氣?
旁邊,黃子澄出言勸慰。
“方孝孺不當人子,見吳王勢大,竟背叛獻王殿下,卑鄙無恥至極,殿下不必因這等小人傷神動怒。”
方孝孺在聚賢樓所做所說,已傳遍京師。
他再度以自己的聲譽,給吳王背書,證實了吳王有驚世詩才。
圍繞吳王的種種質疑,自此煙消云散。
吳王詩才驚世,天下皆為之側目。
令黃子澄最為氣惱的是,朱允熥在聚賢樓拜會羅貫中的消息,還是他透露給方孝孺的。
方孝孺此前一直信誓旦旦,此番一定要讓吳王名聲掃地。
沒想到,竟然是助他成名!
可笑自己之前還信了方孝孺的鬼話!
明明方孝孺在大明軍事學院的開學典禮上,就已經暴露了。
露出了其站隊吳王的狐貍尾巴。
可自己居然豬油蒙了心,又一次信了他,再被他狠狠插上了一刀!
一念及此,黃子澄亦是心如刀絞。
交友不慎,才遭人出賣,竟至如此!
朱允炆聞言,緩緩轉頭,望向黃子澄,目露兇光,宛如惡鬼出世。
突然,他長劍一展,指向黃子澄。
“是你……是你……是你讓方孝孺去聚賢樓,助朱允熥成名!你和方孝孺都是無恥的叛徒,虧得本王從前還如此信任你,奉你為師,待你如親生長輩。”
他狀似瘋癲,恨意與怒意在紅眸中翻滾奔涌,似要隨時傾灑而出。
方孝孺出題讓朱允熥作詩的事,讓朱允炆想起當初也正是黃子澄在金鑾殿上出題作詩,助了朱允熥一臂之力……
如果說方孝孺背叛了他,那黃子澄呢?
黃子澄是不是也是如此?
難道是他們兩個,聯合起來耍自己嗎?
所以才造就了朱允熥的一飛沖天。
從前他對方孝孺,黃子澄十分恭敬,在他們面前都自稱“學生”,是認為他們兩個都是輔助自己的左膀右臂。
現在能助自己成為儲君,將來當了皇帝,還要倚仗他們治國,當待之以禮。
可今日卻是被方孝孺徹底激怒了。
如果說那日大明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方孝孺為吳王說話,還能勉強找到解釋的理由。
可聚賢樓的事,就真是赤裸裸毫不遮掩了。
甚至方孝孺還四處與人說,吳王有才,我不及也!
“殿下,天下人都可能會背叛殿下,但唯獨我不會。”黃子澄極力讓自己平心靜氣:“我與殿下早已榮辱與共,一損俱損,一榮俱損。”
“就算我現在改投到吳王門下,他也不能容我。”
朱允炆握劍的手微微顫抖,怒意仍不止息。
“既然如此,皇爺爺讓你審王弼等一干勛貴武將,你為什么不將他們都殺了?”
他咆哮怒吼:“他們都是藍玉的人,也就是朱允熥的人,你卻不殺他們,反而故意庇護他們,是何居心?”
黃子澄閉目嘆息:“其中情由,我早已向殿下說明。”
朱允炆冷笑:“誰知道是不是你找的托詞?”
“總之,本王想要他們那些人死!”
“你若真的忠誠于本王,那現在便立即去審案,將他們都定為死罪。”
“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們全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