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羅貫中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
他仰頭望向吳王,卻見朱允熥正笑吟吟望向自己。
羅貫中慌忙跪了下去。
朱元璋對張士誠所部懲罰甚嚴,一旦發現,便是抄沒家產,全家罰為奴籍。
更有甚者,會被斬首示眾。
畢竟,截至今日,大明雖已一統天下,但仍然有張士誠余部不斷作亂。
張士誠原是私鹽販子出身,他在元末起義造反之后,也招募了不少沿海的盜賊。
后來張士誠被朱元璋所滅,那些舊部中的許多人,便又重新回到了海上。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與倭寇勾結,騷擾沿海邊境,殺燒搶掠,惡行累累。
元末明初的時候,東南沿海一直苦于倭寇作亂。
只不過,明初的軍隊,戰力強勁,遠非后世所能比,故而才沒有形成大的禍害。
但東南沿海畢竟是大明的賦稅重地,倭寇的存在,也始終是一個嚴重的隱患。
正是基于這一點,才有了明初的海禁。
也正因為此,對于潛逃的張士誠舊部,官府素來不遺余力的追捕。
驟然被朱允熥出言點破過往,羅貫中頓時嚇得神魂俱失。
他在小說中寫過許多英雄人物,也自認自己亦當為英雄豪杰,似他們那般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
可事到臨頭,才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
紙上寫來容易,嘴上說來簡單,可真要直面生死,乃至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又有幾人真能淡然而處?
羅貫中并沒有出言辯解。
他曾在張士誠手底下效力,此事當時有許多人知曉。
只是兵荒馬亂的年代,許多人四處顛沛流離,許多人生死存亡不知。
一旦離開之后,便沒了聯系,自然也不會有人去官府告發他。
羅貫中不參加科舉,出仕做官,正是害怕樹大招風,被別人告發。
作為普通百姓,在這個時代,沒有太多的人在意。
為官就不一樣了。
多年戰亂后,不少人家破人亡,也因此離開家鄉,到別的地方居住。
天下初定,隨便尋一個新地方定居,都不會有人去追究什么。
與和平年代不一樣,戰亂之后,這樣的人太多,也根本追究不過來。
在那些因戰爭而變得人煙稀少的地方定居下來,就自然而然成了當地的原住民!
羅貫中正是憑借此,獲得了新生。
曾經張士誠舊部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大多不知所終。
而從前的朋友,并不清楚他在戰亂年代的經歷。
只要他自己不說,朝廷不會去細查一個普通百姓,此事便會永遠無人知曉。
然而,吳王殿下既然能一語道破天機,顯然是早已了如指掌。
此時再假言相辯,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罪加一等。
羅貫中跪在地上,全身瑟瑟發抖。
在外面的傳說中,吳王是極為可怕的殺人魔頭。
他雖然年少,卻曾帶著錦衣衛滅了樸家滿門。
敢將威名赫赫的大將軍藍玉擅自抓捕。
通政司的大小官員,被他一次全被殺光,僅剩一個告病在家的通政使。
就在昨日,還剛殺了一位國公和為他求情的官員,更將他們兩人的人頭,懸在旗桿上示眾。
外界提起這位監國,但會想到他的種種狠辣手段。
他的名,大多是威名,是兇名!
他會如何處置自己呢?
此際酒樓內的其他人,也皆是驚得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