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心中亦是感慨無比。
他原本以為,畫一張世界地圖應該是挺容易的。
真畫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此前沒有特意去記憶,也沒有什么美術基礎,僅憑粗略的印象,將世界地圖畫出來,畫準確,還挺難的!
為此,朱允熥反復修改了很多遍,才總算得到一幅相對滿意的地圖。
他并沒有告訴老朱,地球是圓的。
雖然這一概念,早在更古老時代,就已經在中國存在。
但大多數的中國人,此時還是更愿意相信“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老朱亦是如此。
此時花時間花精力去告訴老朱,地球是圓的,由此而與他進行爭辯,毫無必要。
未來有的是機會。
反正他現在上呈的,是一張后世常見的平面地圖。
老朱盯著地圖,看了許久,問道:“此圖從何而來?”
“這是我翻閱眾多典籍,最后整理而成。”朱允熥也只能這般解釋了。
要讓大明提早進入大航海時代,當然離不開地圖的支持。
這張地圖,可不僅僅是為了獻給老朱,也是日后指導出海船隊的至關重要的依據。
正因為如此,朱允熥才反反復復的畫,仔仔細細的回憶腦海中殘存的記憶,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務求精準精確。
在未來,這張簡簡單單的地圖,將成為大明征服藍星的基礎。
別看這是后世非常簡單的東西。
可憑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想要靠人力去測繪出一張這樣的地圖,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物力,還非得耗用數十年時間不可。
多半仍然不可能畫得如此精準。
在明朝內部,絕大多數人是反對去海外擴張的。
對百姓而言,他們擔心朝廷開疆拓土會增加稅賦,自己的兒子,丈夫還要去當兵,戰死沙場。
軍戶們也并不喜歡去遙遠的地方遠征,那太受罪了。
對士大夫而言,他們覺得這樣做是勞民傷財。
唯一支持的,恐怕也只有少量一心只想建功立業的武將了。
究其根本,以目前的生產力而言,征服遙遠的邊疆地區,除了滿足帝王的虛榮心之外,并不能帶來實際利益。
虧本的生意,自然沒有人愿意干。
只有朱允熥作為穿越者,清楚的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堅定不移的要開啟大航海時代。
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說服內部的反對勢力。
首先是說服老朱。
若是朱允熥提出,由朝廷派大軍去遠征諸國,老朱肯定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出師遠征,勞民遠征,好大喜功,置國家,百姓于不顧!
這妥妥的昏君行為。
老朱絕不可能支持!
他真要一意孤行的話,老朱恐怕寧可廢了他的儲君之位,都不會允許他這樣做。
但如果換一個做法,讓藩王,宗室子弟帶著一小隊一小隊的人馬,去海外開疆拓土呢?
事實上,歷史上大航海時代的早期,西方去海外開拓殖民地,采取的正是這一模式。
各種民間組織的探險隊,數不清的探險家,去海外尋找財富,開拓殖民地。
國家政權只不過是在后面打一下輔助,然后等著摘果實就行了。
當然,大明不一樣。
大明的民間勢力,沒有去海外冒險的傳統。
封建大地主們根本不屑于這樣做。
朝廷再怎么鼓勵,他們多半也會無動于衷。
恐怕還會覺得,朝廷就是在坑自己呢。
誰去誰傻!
可藩王和宗室子弟就不一樣了。
首先,他們本身就掌握有軍事力量。
藩王直屬的軍隊,用來與北元這種龐大的王朝交戰,自是遠遠不夠,還需要調配朝廷的大軍。
但用來去海外蠻荒之地開拓殖民地,卻是足夠了。
甚至隨便一個宗室子弟,花點銀子招募幾百人,組建一支私軍,都夠了。
歷史上早期大航海時代的西方強盜,各種探險隊,都是這樣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