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還是第一次見到朱元璋如此認真。
也是第一次如此嚴厲的教訓他。
此前哪怕是審聶渙兒,也更多的是威壓,憤怒與生氣。
由此可以看出,老朱心中確實是裝著百姓的。
這其中也許有很多是小農思想,只想抱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好好的過日子。
只想讓天下百姓,都能做一個太平人,安穩過一生。
“皇爺爺!”朱允熥一直等到老朱發泄完了,才解釋道:“您誤會了,孫兒我并不打算派大軍出征海外。”
老朱愣了一下,問道:“那你是何意?”
朱允熥指著地圖上的中原地區,道:“其實周王室一開始的地方,就只有這么一小塊。”
“不過是京師周邊的千里之地罷了。”
“再遠一點的地方,便都是蠻荒之地。”
“后來,周王室通過不斷分封,將那些蠻荒之地都分封給諸王,讓諸王去征服,去開拓……”
“一代又一代,篳路藍縷,然后才有了后來的萬里疆域。”
“江山傳承,時移世遷,一直傳到了咱大明手中。”
“若是當初周王室不開拓,不進取,恐怕如今的金陵城,仍然還是蠻荒之地。”
他說著,將手指向地圖上的新大陸,后世的美洲。
“這里距咱們大明的數萬里之遙。”
“朝廷派大軍去遠征,自是毫無必要,且勞民傷財。”
“但是,如果不派軍隊,只封一個藩王,給一個名號,便交給他去經營呢?”
“據孫兒所知,那里還十分荒涼,只有一些野人部落,根本無須派大軍前去征服。”
“藩王自身的衛隊,就足夠了。”
老朱頓時愣住了。
朱允熥說的,都是老朱也清楚的史實。
中原九州,皆是從蠻荒之地,慢慢開發出來的。
金陵城就更是如此了。
而當初開發的辦法,就是分封。
隨便拿一塊荒涼之地,賞賜給有功之臣。
剩下的,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就依靠這種辦法,周王朝慢慢就有了十分遼闊的疆域。
如果真如朱允熥所言,海外蠻荒之地,還處于未開發的狀態。
分封諸王,讓他們去那里謀生,將來也歸入大明的版土,是不是也可以呢?
老朱并不是真的不想開疆拓土,而是覺得代價太高,付出太多,回報太低。
不劃算,不值得。
可如果只需要封一個空名頭,朝廷什么都不用付出呢?
白撿萬里疆域?
老朱開始有些心動了。
像周王室那般分封,是已有的先例。
而且,還有近在眼前的例子,那便是北元。
北元正是通過分封,獲得了龐大無比的疆域。
四大汗國,每一個都不可小覷。
雖然因橫征暴斂,相互爭斗而分崩離析,可其中也未必沒有可取之處。
朱允熥察言觀色,看出老朱的神態變化,當即補一刀。
“皇爺爺,那些地方開發之后,也并非不能回報大明。”
他伸手指向南美洲,道:“據孫兒所知,在這片地方,兩種作物,一名土豆,一名紅薯。”
“此二者,皆堪稱神物。”
“不僅美味可口,其畝產更是可達數千斤。”
“并且,對地塊的肥力要求極低。”
“即便是最下等的貧瘠之地,荒山廢土,也可以隨意載種。”
“倘若能派船去這里,將土豆和紅薯的種子取回來,在大明推廣種植,則未來數百年,大明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此言一出,老朱的臉色頓時大變,急聲問道:“此言當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