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是支持那些皇親國戚的。”
“可眼下,那些人都沒有上奏章,反而是請求嚴懲皇親國戚的官員上了奏章,這不就說明,朝堂上的風向變了嗎?”
“還有!”蔣瓛指著其中的幾個官員名字,道:“這幾個人,之前都站皇親國戚那一頭的。”
“可現在卻跳出來,率先要求對逃稅抗稅的皇親國戚進行嚴懲。”
“這就是他們在見風使舵。”
“小王爺,這一局,你要贏了!”
蔣瓛臉上笑容燦爛。
畢竟,錦衣衛執行了朱高煦的命令,抓了那批皇親國戚。
若對方無罪釋放,那錦衣衛雖然不用擔太大的責任,可也絕對吃不了好。
那些人可不管你是不是無辜的。
站在蔣瓛自己的立場上,他當然希望朱高煦在這場較量中取得勝利!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很了解那些清流的心理。
頭可斷,血可流,名聲不可丟!
私底下再怎么男盜女娼,壞事做盡,公開場合必定是道貌岸然,清廉正直,不畏權勢,敢怒敢言的。
太孫殿下這一招,是將他們逼得無路可走了啊!
再想裝死,也不行了!
“真的嗎?”
熊孩子的瞳孔立時瞪得老大,死死盯著報紙,激動無比。
這段時間,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對一個孩子來說,委實是太難了。
如今,終于看到了勝利曙光。
……
金陵城內的街頭巷尾。
“朝廷里還是有好官的,今日有七位大人上奏章請求嚴懲逃稅抗稅的皇親國戚呢。”
“這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領了朝廷的俸祿,就該維護朝廷的法度,替咱老百姓說話。”
“說得沒錯!這七位大人,自然是好樣的。可是其他官員呢?”
“對啊!其他官員怎么一個個都不作聲?”
“滿朝文武,難道就只有他們七個人敢站出來說話嗎?”
“以前他們可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都說自己是好官,是清官,不畏權勢,為百姓作主,現在露出狐貍尾巴了?”
“我看這次的事情,就是一面照妖鏡。誰是好官,誰是壞官?都照出來了!咱老百姓都能看個明白,皇帝和太孫殿下也看得清清楚楚。”
……
與民間百姓們的熱議不一樣,這幾日,朝堂上的氣氛,顯得十分詭異。
原本許多官員甚至都約好了,要上書朝廷,請求無罪釋放被關押的皇親國戚,減商稅,裁撤稅務司。
可到了第二天,卻沒有一個官員按照約定上書。
相反,其中還有幾名官員臨陣倒戈,反而上書請求嚴懲逃稅抗稅的皇親國戚。
一時間,原本群情激憤,嚷嚷著要為被抓的皇親國戚打抱不平的官員,全部都沉默了。
應天府衙門。
“啪!”
一只茶杯重重摔在地上,剎時四分五裂開來。
應天府尹的臉色鐵青無比。
稅務司征商稅的事,越鬧越大。
原本他還是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看稅務司最后如何收場。
可沒想到,隨著《大明日報》幾篇報道和評論出爐,風向卻突然間變了。
民間輿論洶涌,都是支持稅務司,指責逃稅抗稅的皇親國戚,連帶著他這個應天府尹,也被老百姓罵得狗血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