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將爾存日所造罪惡,列款昭諭,爾其聽之。”
“其一……”
“其二……”
“其三……”
……
祭文詳細列出了秦王朱樉在世時所做的諸多惡行。
當然,并沒有提他派人行刺太孫朱允熥的事。
不過,有心人不難從祭文中品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畢竟,秦王作惡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老朱此前也早就知道。
可為何之前沒有一直嚴厲懲處,反而在秦王朱樉被人下毒殺死之后,卻詳細列舉他在世時的罪行呢?
按常理來說,身為父親的皇帝陛下,在驟然聽到秦王朱樉遭人毒死的消息后,不應該是悲痛異常嗎?
這個時候,恐怕都不會記得朱樉曾經犯的罪惡。
可偏偏事實剛好相反。
秦王朱樉一死,皇帝陛下倒是想起他犯過的許多罪了。
其中的緣由,難免讓人想入菲菲。
聽說毒死秦王的三名老婦人,乃是從秦王府對面的藥鋪購買的毒藥。
那家藥鋪新開不久。
在秦王死后,藥鋪更是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藥鋪老板也不知所終。
由此看來,恐怕秦王之死,遠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
只不過,這都是眾人心中的猜疑,無憑無據,更不可能寫入史書。
在史書的記載中,秦王朱樉就是死在三名老婦人手中了,也僅此而已。
秦王死后,西安城迅速變得繁榮起來。
老百姓再不用擔任被秦王搶劫,迫害,街道上的行人也增加了許多。
讓所有人都有點不解的是,秦王的長子并沒有承襲親王之位,而僅僅只封了一個郡王,其他兒子也僅僅封了鎮國將軍。
這與皇帝陛下此前親自制定的宗室世襲制度不符。
一時間,有關皇帝陛下和太孫要改革宗室制度的傳言,不脛而走。
對如何改革,各種版本的傳言都有。
但朝廷始終沒有傳出諭旨。
有了秦王作榜樣,再加上改革宗室制度的傳言,各地的藩王和宗室子弟,行為都收斂了許多。
再不敢無故欺壓百姓,肆意妄為。
唯恐被有司官員稟報上去,遭到嚴懲。
無故身死或被削爵。
晉王朱棡因之前擅自離京之事,被老朱嚴旨訓斥,甚至還派出錦衣衛,要捉拿他去金陵城問罪,還是太孫殿下從中斡旋,為晉王求情,才獲免于難。
為此,晉王連續上了三道請罪的奏折,言詞懇切,態度恭謹。
看來秦王的死,真將他給嚇住了。
當初秦王在朱允熥遇刺之后被老朱打板子,許多人就懷疑他與刺殺朱允熥之事有關。
如今秦王驟然身死,宗室諸王自然懷疑這是太孫朱允熥出手報仇。
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一位遠在數千里之外,有重兵保護的藩王殺死,這是何等手段?
眾藩王和宗室子弟,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也越發清楚,必須要夾緊尾巴做人了。
山西太原,晉王府。
正月里的寒風,十分凜冽。
樹葉早已凋零,光禿禿的樹枝隨風搖晃。
這樣的天氣,本該在屋內烤火。
但朱棡卻在后院園子內的亭子里,擺了一桌酒席。
西北風和酒下菜,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