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東夷當真是如此富饒之地嗎?”
“看報紙上說,那里簡直就是金山啊!”
“看得我都心動了,可是家里有老有小,去不了啊!”
“老實說,要不是我家還有幾畝薄田,我肯定去東夷島。”
大明的市井間,百姓議論紛紛,言語間皆流露出對東夷的無盡憧憬與艷羨。
然而,談及遷徙之事,多數人卻還是連連搖頭。
盡管太孫殿下頒布了移民令,大明境內,所有人皆可移民東夷。
可他們心中那份“葉落歸根,人離鄉賤”的古老情懷,如同根深蒂固的藤蔓,難以輕易割舍。
當然,這是對有家有業的人來說。
對于窮得一無所有的佃戶,流民,那就不一樣了。
正怕謂“族旺留原籍,家貧走四方”。
福建等地有許多窮人,此前可是敢上午拜媽祖,下午就出發去南洋的。
風險比前往東夷大一百倍。
如今,海面上的倭寇強盜被太孫殿下所率領的大明海軍清除。
太孫殿下又發布了移民令,對于這些渴望新生的窮光蛋而言,無疑是春風化雨,讓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燒,躍躍欲試。
一大早,泉州港的碼頭上,便擠滿了準備前往東夷的福建貧苦百姓。
以前出海是違反朝廷禁令的,只能偷偷摸摸趁夜離開。
現在光明正大的移民,倒是沒有了這些顧慮。
“不要擠,排好隊!”
港口里的官員大聲吆喝著:“誰不排隊,就休想踏上去東夷的船。”
現場的秩序漸漸恢復。
“都聽好了,上船之前,要簽生死狀。”
“海波兇險,生死難測。”
“愿意去的,過來按手印。”
“不愿意的,現在即刻打道回府。”
官員令人搬來一張桌子,上面擺著一疊疊早就寫好的生死狀。
“我愿意!”
“我愿意!”
……
若是在江浙等地,恐怕絕大多數百姓都要當場打起退堂鼓。
但對素來便有去海外討生活的傳統習俗的福建百姓來說,上船之前簽生死狀,這是歷來的規矩,他們并不會因此而害怕。
何況此次坐的還是朝廷的官船,并且是免船費的。
當下一個個人有序上前,按好手印,再依次上船。
官吏旁邊,一名差役在其耳旁小聲,道:“大人,小的們一大早出來當差也不容易。”
“這些人既然搶著要上船,不如每人收二兩銀子。”
“交了錢的,先上船。”
“沒錢的,到后面去排隊。”
“收的銀子,大人得七成,剩下的三成,歸小的們平分了。”
“如此一來,既不算違反朝廷的移民令,大人和弟兄們也能賺點辛苦費。”
官吏啪地一掌,重重擊打在桌子上。
橫眉怒目瞪著向他提建議的差役:“糊涂!”
“你難道不知道,太孫殿下如今就在東夷島上嗎?”
“移民之事,是太孫殿下一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