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歷來以冬寒徹骨、夏炎如爐著稱。
冬日里,凜冽寒風穿街過巷,無所不至,而夏日則熱浪滾滾,恍若置身熔爐,欲將人烘烤至熟。
隨著太孫殿下凱旋回朝,金陵城內的氛圍亦是驟然升溫,猶如盛夏之熱烈。
有關蒸汽機的懸賞,激起了無數人的雄心。
那可是太孫殿下親口許諾,誰發明出來便能封國公。
即使只做一些改進,也能得到豐厚的賞賜。
首先為此瘋狂的,當然是制造局的工匠們,千載難逢的翻身機會,誰又愿意錯過呢?
隨后,國子監的學子們,也爆發出同樣的熱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讀書人對功名從來都是最渴望的。
雖然他們沒有經驗,不懂怎么制造,但他們有知識有文化,他們都是非常聰明的人。
蒸汽機的運行原理并不復雜,他們一眼就能看懂。
為了獲得爵位,不少國子監學子干脆離開了國子監,深入制造局的工廠,去了解更多的細節。
賭一把!
本來金榜題名就是一個賭局。
最后真正能高中的人,又有幾個呢?
與之相比,蒸汽機的原理看起來是如此簡單,有什么理由造不出來呢?
一旦造出來了,那可是國公爵位啊,比狀元都不知道高了多少級。
于是,在夢想的催使下,一批學子走進了制造局。
這些人的加入,給制造局的設計制造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國子監學生和工匠們,共同對原來的蒸汽機,提出了一百多條行之有效的改造意見。
讓朱允熥意想不到的是,其中甚至還有提高煉鋼技術水平,提升鑄造技術的內容。
一個能高效運行的蒸汽機,遠比原來想象中復雜得多。
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以及一連串的產業。
之前朱高熾所造的大型蒸汽機,是不顧運作效率,不顧實際情況,強行堆制而成。
放在實際應用層面,毫無用處。
真正能高效率使用的蒸汽機,哪有那么容易造出來的。
但科技的發展從來如此。
從實驗室研發出來,到最后生產出來,廣泛應用,本身就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第一批產品通常都不會太好,還需要根據使用后的反饋,再逐步改進。
即使在后世社會,也是如此。
朱高熾的那臺蒸汽機,雖然大而無用,但卻跑通了前期技術驗證的路。
讓蒸汽機的研發,從此走上了正軌。
大明制造局的主體在金陵城外,但在城內也有辦事中心,朱允熥前來視察的時候,便看到不少人員進進出出,忙碌無比。
“這是什么玩意兒,我看不懂!”朱高熾大聲嚷嚷著。
朱允熥走向前去,眾人連忙紛紛見禮。
“參見太孫殿下!”朱高熾雙眼通紅,顯然是很久沒有好好睡過覺。
可肥胖的體型,卻沒有絲毫改變的跡象。
看來在吃東西上面,他從來沒有虧待過自己。
執掌制造局后,之前對朱高熾食物的限制,已漸漸全部放開,朱高熾又恢復了從前的大吃特吃。
果然,胖子想要變瘦,不是那么容易的。
除非真窮,吃不起。
“你剛才說什么東西看不懂呢?”朱允熥笑問道。
“是這個。”朱高熾遞了過來:“這是一份蒸汽機改良方案,畫了一些圖,看起來好生奇怪,根本看不懂。”
朱允熥接過去一看,頓時呆住了。
這并不是一份完整的蒸氣機改良方案,只是對其中的小部分進行改良。
讓朱允熥所震驚的是,此人在方案中,對蒸汽機運轉時的力量進行了分析和計算。
某種意義上說,這已經初具后世基礎物理學的雛形。
當然,他的分析和計算方法并不是很科學,但確實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再繼續推算下去,或許用不了幾年,就該研究出力的三大定律了。
“是一個人才。”朱允熥笑道:“此人叫什么名字?本宮想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