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通過搜索引擎尋找答案,或是專業的論壇。
大部分很快就能解決。
不要小看這一點,對工作效率的提高,可能是百倍,千倍的。
從前經常被莫名其妙的技術難題卡住,自從有了網絡,往往一會兒就能找到答案。
那沒有網絡的時代呢?
也有科研論文和科技專刊。
沒錯。
無論后世的科研工作者如何拼命吐糟論文體系有多少問題,多少毛病,但大家又都很清楚,科研工作,離不開學術論文體系的支持。
做科研一定要閱讀最新的論文,要站在別人的肩膀上。
再放低一點要求,那便是各種專業科技雜刊。
這些后來被網絡搜索引擎和專業論壇所取代。
比如說,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時代,《電子報》曾經是無數電子愛好者、電子科技工作者、電子產品開發工程師、電器維修從業者等技術人員最喜歡的讀物。
數不清的專業人員,從上面學習各種各樣實用的技術。
也將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寫成文章,在《電子報》上面發表。
眼下的大明,科學研究才剛剛開始。
正需要一份專業科學技術期刊。
讓大家將自己在實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相關的解決方案,發表在上面,以供別人參考。
有時候,也可以在上面進行求助,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公布,向所有讀者征集解決的辦法。
大家集思廣益,通過期刊進行交流。
朱允熥越想越激動。
如果大明一份這樣的專業科技期刊,它對技術的促進將是無比巨大的。
還有。
朱允熥之前一直不知道怎么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用適當的方法,去傳授給這個時代的人。
因為在無人交流,無人指點,也沒辦法抄襲,借鑒的情況下,編一本完整教材的難度很高。
朱允熥捫心自問,恐怕難以編好。
只能一直擱置。
但如果將那些零散知識,分批發表在專業科學刊物上呢?
準確點說,這才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
人類的知識,一開始都是不成體系的。
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點點慢慢研究探索出來。
最后才匯編成教材,供所有學生學習。
他老想著寫教材,傳授完整的知識,完全誤入歧途了。
根本不需要啊!
還有。
要制造出可以使用,運用良好的蒸汽機,恐怕還需要一些數學和物理知識。
而這些知識,朱允熥自己就有。
只是因為遺忘,導致不成體系而已。
只要將專業期刊辦起來,大家一起交流,那就能慢慢將知識體系重新拼揍起來。
一念及此,朱允熥再也忍耐不住,令人拿來筆墨,寫下了“科學”兩個字。
大明要辦一個期刊——科學期刊!
這份期刊,將使大明真正邁入科學技術大爆炸的時代。
隨后,朱允熥又繼續寫道:力的三大定律!
……
半個月后。
大明第一份專業學術期刊——《科學》期刊問世。
無數的能工巧匠,科學技術人員在上面發表自己的心得體驗,傳授和交流專業技術知識。
朱允熥的“力的三大定律”也正式發表。
自此,大明正式進入一個科學技術大爆炸時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