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陵到蘇州四百余里。
老朱一行人,不急不徐地走著。
“這水泥路,修得是真好啊。”
坐在馬車上,老朱感嘆不已:“咱這輩子,就沒有坐過這么舒服的馬車,以前連想都不敢想啊!”
即使石板鋪的路,表面并不會打磨光滑,仍是坑坑洼洼的。
再加上原來的馬車沒有任何減震裝置,自然顛簸得厲害。
“這也全賴老爺英明,咱大明才有這么好的路,這么好的馬車!”吉垣奉迎道。
老朱笑罵道:“你就別整天瞎說了,這路是咱孫子修的,馬車也是咱孫子的制造局造的,和咱有什么關系呢?”
吉垣笑道:“老爺有德,上天才賜予老爺這樣的孫子。”
“能有今日的成就,全賴老爺護佑,教導有功。”
“所以,這歸功到底,不還是全賴老爺英明嗎?”
老朱瞪了他一眼,罵道:“整天就知道說好聽的話,哄咱開心,你這可知,這是書上記載的奸佞行為。”
吉垣便一直笑著不接言了。
老朱的嘴角,卻壓抑不住微微上翹了幾許。
看來他雖然罵吉垣是“奸佞”,可心里其實早已樂開了花。
馬車在驛站附近停了下來,老朱在吉垣的挽扶下車,便看到有人上前來接待。
“敢問諸位是要打尖,還是住店呢?”
蔣瓛打量著來人,目光閃爍。
老朱走過去問道:“你們這驛站,還能供行商休息嗎?”
那人笑道:“以前是不行的,驛站只給沿途經過的官員提供食宿和換馬。”
“自太孫殿下監國秉政之后,革新體制。”
“說驛站只接待過往官員,大部分時間都會閑著。”
“驛員也無法從事其他的活計,太過浪費。”
“因此便允許天下驛站,接待過往的行商。”
“一來讓驛站的房子,人員,不會閑著荒廢。”
“二來對咱們來說,也是一筆收入。”
“從前朝廷每個月都要撥銀子給驛站,如今不僅不需要,咱們驛站,除去接待官員的開支,還能賺一筆錢,上交朝廷呢。”
“大伙也高興,畢竟多少都能分潤一點。”
“您放心,咱們價格絕對公道,童叟無欺。”
“不過,也得事先說好了,驛站有優先為官員提供服務的義務。”
“若是有什么官差前來,房間不夠了,客官等人就得相讓。”
“您付的客房錢,咱們如數奉還。”
“若是沒有,那諸位只管放心住便是了。”
老朱微微怔了怔。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啊。
如此一來,朝廷省了供養驛站的開銷,沿途官員的食宿,換馬也解決了。
驛站的人不會大部分時間都閑著,行商的商人,路途的食宿,也有了保障。
畢竟,驛站深入朝廷各條官道,隔多少距離,都有明確的規定。
但私人的客棧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