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出現了詭異的的一幕。
十幾萬明軍與三千新軍對峙。
氣氛已是劍拔弩張。
仿佛下一刻,雙方就要爆發一場激烈的沖突。
朱棡按住胯下不太老實的馬,神色亦是一變再變。
張輔的臉上戴著黑色的魔王面具,看不清他的表情。
三千新軍將士亦是如此。
唯有凌厲的目光和手中的動作,表明了他們的態度。
朱棡所騎的馬,又開始壓制不住地左右走動,他慢慢抬起手,緩緩閉上了眼睛。
眼下的局面完全超出了朱棡的預計。
沒有朝廷的準許,私調十幾萬大軍出關作戰,這件事如果擱在某個將領身上,不管是什么樣的功臣勛貴,那都妥妥的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他是晉王,當今陛下的親兒子。
不可能因這件事而丟命。
但親王爵位呢?
前不久,朝廷才剛剛下旨,廢除原來的宗室制度,實行降爵繼承制。
同時明令對犯錯的宗室,將會給予削爵廢爵的嚴懲。
他無疑撞在了風口上。
一旦回稟朝廷,恐怕親王之位,再難保住。
朱棡不甘心啊。
沒有親王之爵,沒有三衛親軍,他的諸般謀劃,將全部成空。
將來就算老朱去世,他也再沒有了爭奪天下的本錢和資格。
可不認輸,又該怎么辦呢?
舉兵造反?
這肯定不可能。
老朱還活著呢。
他一個藩王,還是皇帝的兒子,以子反父,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勝算。
甚至朝廷都不用調什么兵,只要老朱一道圣旨,如今還聽他調令的諸將和士卒自己就會先亂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中間選擇。
那便是消滅眼前這支明軍,再將鍋推到北元身上,同時,也搶了對方的軍功。
張輔率新軍與北元騎兵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
而后,晉王率十幾萬大軍,大敗北元。
這個說法很完美,朱棡能向朝廷交待。
朱允熥不僅不能治他的罪,還得捏著鼻子褒獎他。
即使以后被發現事實真相,朝廷也不可能再為新軍翻案。
一則造成的不良影響太大。
二來嘛,這支新軍若一戰而亡,朱允熥便沒有太多制約他朱棡的手段,只能懷柔拉攏。
明知道是他做的,也只能認了。
問題在于,真能將眼前這支新軍全部殲滅嗎?
如果是以前,誰向朱棡提這個疑問,他都會毫不猶豫賞對方兩個耳光。
自己十幾萬大軍,還吃不下區區三千新軍?
這是什么腦子能想出來的?
可如今,目睹戰場的現狀,再看新軍全體毫不畏懼坦然面對他的十幾萬大軍,朱棡的心,有些動搖了。
毫無疑問,之前現場發生了激烈的戰斗。
戰斗的結果,則是新軍以極為微小的代價,近乎無損的擊敗了北元騎兵。
戰場上丟下了無數的尸體。
以朱棡的目力,他能推算出草原上大約拋下了上萬具尸體。
那前來攻打新軍的北元軍隊,又該有多少人呢?
三萬?
五萬?
或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