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當地百姓而言,這是了不得的大事。
然而,大明疆域如此遼闊,一個地方建一座新城,對最高統治者而言,并不是多大的事,自然不會特別關注。
此時聽老漢一說,老朱才想起來。
松江府城聚集了如此之多的人群,老漢卻說那邊的人更多,想來這座新城的規模,只怕不小。
老朱來了興趣,在松江府城歇息了一晚后,第二日一早,便令前往新建的申城。
自松江府到申城,修建了極為寬闊的水泥大道。
路上行人亦不少。
從車窗里面向外面的田野望去,隱約可以看到不少新開墾出來的農田,有農民在田地里干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老朱不由感嘆道:“沿海倭寇一平,又能開發出不少農田,看來以后幾年,咱大明都不會缺糧了。”
吉垣笑道:“太孫殿下治國有方,陛下也可以放心。”
老朱捋了捋胡須,道:“熥兒治國確實不錯,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從前咱便覺得蘇杭一帶富戶奢靡不堪,帶壞了社會風氣。”
“這些人,大多還對那個張士誠念念不忘。”
“咱大明拿下蘇杭后,他們私底下卻仍稱張士誠為張王,稱咱這個皇帝為老頭兒。”
“如今他們對熥兒的各項政策,都非常擁護,連帶著對咱的評價,也提高了許多,這是好事。”
“不過,咱當初便看不慣蘇杭士紳的奢靡生活,對他們嚴加打擊,又給蘇州定下了重稅,還將很多富戶強行遷到咱安徽老家。”
“這些年以來,蘇杭一帶的風氣已大為轉變,沒有了以前那么多的富戶。”
“可如今看來,蘇杭的富戶,又有重新起來的勢頭。”
“咱之前住的那家酒樓,里面的酒菜那么昂貴,可不是平民百姓能吃得起的。”
“富戶變多,可不是什么好事。”
“尋常百姓之家,又非功勛貴族,更不是朝廷命官,家里的錢財,至多有幾百貫就夠了。”
“太富有了,朝廷就該想辦法讓他們破產,將他們的錢財分給貧窮百姓。”
“要不然,這些人便會拿著錢去吃喝玩樂,歌舞逍遙,帶壞社會風氣。”
“再說,他們又沒有為大明朝廷立過功,憑什么享福享樂啊?”
“熥兒的政策,樣樣都不錯,就是對這些人的打擊和壓制還不夠。”
老朱并不懂任何經濟學上的道理,他就是從一個老農民的角度看待問題。
反正在老朱看來,除了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勛貴,其他民間百姓就不該富裕。
都富裕了,誰干活去呢?
能將肚子吃飽,不餓死不凍死,那就行了。
家里存一筆錢?
那可不行。
老朱看不慣。
家無余糧,百姓便會勤耕不息。
若是存了錢,就會偷懶休息。
并且還會由此而滋生禍端。
因為人閑下來了,就會探討各種各樣的事情。
對朝廷和官府品頭論足。
每天像牛馬一樣,干活干個不停,讓他們從早到晚都不能休息,便沒有空閑的時間想七想八,想出一些對朝廷不好的事情了。
當然,飯要讓牛馬吃飽,衣要給牛馬穿,不能將牛馬餓死凍死了。
這都有一個度。
老百姓吃不飽飯不行,賺太多錢也不行。
掙扎在剛好吃飽飯的線上,那便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