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農民,對于耕種的農時,何時施水施肥,還是大致心中有數的。
即使不懂,看周圍的鄰居如何種田種地,跟著照做就是了。
總有聰明人知道該怎么種。
然而,對于制作并噴灑農藥驅蟲滅蟲,大部分農民就真的是一籌莫展了。
很多時候,遇到病蟲災害甚至聽能聽天由命。
再或是向神靈祈禱等等。
《農業》專刊上探討和傳播的相關知識,無疑給了很多種地的農民一縷新曙光。
老朱翻閱著《農業》專刊上面內容,微微點頭。
看來,那個“逆孫”,也很清楚糧食重要性的。
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意識到大明潛藏的巨大糧食危機。
他這般施政,表面上看起來樣樣都好,可一旦缺糧,后果便將不堪設想。
《農業》專刊上傳播的知識,究竟能讓糧食增產多少,也是未知數。
好在之前算過,缺糧的事,也不是特別急迫。
“不行,不能直接提醒他。”
老朱腦海內念頭飛轉。
他們都說自己不如那個“逆孫”會治國。
如果就這般提醒了他,豈不是白白便宜了“逆孫”?
再說,萬一“逆孫”對此早就清楚,做了準備,自己白操心一場,又反而顯得自己治國更無能了。
我堂堂大明開國之君……
但若真有什么問題,還是要提醒的。
什么都不做,老朱又總覺得不安。
思來想去,老朱的目光盯著那一堆《科學》期刊,突然眼前一亮,有了!
他再度拿起筆,展開紙張,刷刷刷寫了起來。
吉垣在旁邊看著,越看越覺不對。
皇帝陛下寫的東西,怎么感覺有點怪怪的呢?
但他也不敢開口詢問。
老朱寫完,將筆放下,隨即將寫好的紙張折了起來。
“陛下,可是要派人送往金陵嗎?”吉垣連忙問道。
“不必了。”老朱搖了搖頭,道:“去買一個信封,貼上郵票,將咱寫的東西,寄往《科學》期刊編輯部。”
吉垣頓時瞪大了眼睛。
不久前,太孫殿下設立了郵政司,在各地成立相應的分司,同時印刷信封,發行郵票。
凡是大明境內的百姓,都可以購買郵票和信封,進行書信郵寄。
再由郵司統一集中轉運,將書信送去相應的地址,送給收信人。
不過,因為是新成立,還有很多地方的分司尚未開通,仍不完善。
但申城作為大明朝廷重點建設的新城,自然也是最早設立郵司的地方之一。
老朱這些天經常在申城四處轉,早就知曉了郵司的存在。
申城由于大量的外來人口聚集,寄書信回家鄉的需求很高。
郵司的門口,還有人專門在那里代寫書信。
但是,堂堂大明皇帝,寫信有必要通過郵司轉遞嗎?
再說,為何寫給《科學》期刊編輯部呢?
他猛然想起剛才皇帝陛下所寫的內容,似乎和《科學》期刊上看到的文章,風格有些相似。
陛下這是在給《科學》期刊投稿?
這……
吉垣越發忐忑不安起來。
萬一投稿沒有通過,沒有能刊登出來,陛下豈不是會龍顏大怒?
但很快。
他想起另一件事。
那便是陛下雖然沒有用平時批閱奏章時的語氣下圣旨,反而“偽裝”自己只是一個向編輯部投稿的普通人,可最后寫姓名落款的時候,卻落了一個“朱元璋”。
這多半是陛下無意中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