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主人奮力抽鞭,亦是如此,反而不斷將人掀下馬來。
原來的部落營帳所在地,更是混亂不堪。
遭遇炮擊后,受驚的牛羊馬匹受驚,胡亂奔逃,甚至踐踏部落的人。
朱能和張輔并沒有令騎兵出動,線列步兵也沒有動。
實際上,在與草原部落數次交戰中,線列步兵始終沒有發揮太大的作戰。
即使在此之前的大戰,大明的步兵也是倚仗馬車為盾,士兵們皆躲在馬車內或車旁進行射擊的。
此際也是一樣。
不同的是,這一次,并不是以槍戰為主。
士兵們僅僅是開槍擊斃了一些無處可逃,慌不擇路而向著明軍陣地奔來的少數人,以及少量發瘋狂奔的牛羊馬匹。
剩下的,則全部交給了炮兵。
一輪又一輪的炮擊,轟個不停,直至將下方所有的氈帳,全部炸毀。
這里是部落聚居地,而不是單一的騎兵軍隊。
作為草原部落,他們所飼養的牛羊馬匹數量,遠遠超過部落的人數。
當炮擊造成牛、羊、馬全部因恐慌而陷入瘋狂后,這些牲畜爆發出了驚人的破壞力和殺傷力。
成千上萬的牛、羊、馬,在下方瘋狂奔跑,并形成一個個龐大且恐怖的馬群、牛群、羊群。
所過之處,摧枯拉朽。
攔在馬群、牛群、羊群前面的人,都被無情的沖倒,踐踏而過。
數不清的人因此而活活踩死。
它們集體狂奔時,所發出的聲浪,甚至不弱于大炮的轟炸聲。
其勢更是有若排山倒海,如山呼海嘯般撲至。
目睹這一幕,朱能和張輔便立即不約而同的令炮兵改變戰術。
開始巧妙的運用大炮驅趕牛群、羊群、馬群……
這些牲畜集體發瘋后,展現出來的破壞力,甚至超過最精銳的騎兵。
旁邊。
恩克和一眾部落首領都看得心驚膽顫,舌干口噪。
大明新軍,恐怖至此。
這等天威,又如何能敵?
原本他們看到烏格齊哈爾哈的部落時,還有些緊張害怕。
這個部落的規模委實太遠于龐大。
大明新軍雖是精銳,可人數實在是太少了。
若是對方死戰沖鋒,新軍能贏嗎?
許多人甚至后悔,沒有將自己部落的騎兵也帶來,助大明新軍一臂之力。
可此際已經晚了。
然而,真正一交戰,他們便發現自己完全是白白擔心了一場。
戰局呈現一面倒的態勢。
僅僅是炮擊,就讓烏格齊哈什哈的部落大敗。
幸好自己等人明智的選擇了歸順,投降了大明。
要不然,烏格齊哈什哈部落的下場,恐怕就是自己部落的榜樣了。
炮擊一直持續到中午時分,方漸漸停了下來。
朱能和張輔用望遠鏡細細觀察部落。
此時的烏格齊哈什哈部落,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仍站著的人影。
他方令新軍將士緩緩前進,開始打掃戰場。
幸運從炮擊下逃走的人,包括烏格齊哈什哈的幾個兒子,也都沒有能活命。
外圍還有著恩克調集來的部落騎兵圍獵。
如果烏格齊哈什哈的部落主力還在,他們要沖出包圍圈不費吹灰之力。
可零零散散逃出來的人,早已精疲力盡,哪里還有戰斗力可言呢。
很快,便被外圍部落騎兵全部被殺死。
一個龐大的部落,自此在草原上除名。
大戰落幕后不久,張輔和朱能也收到了太孫殿下傳來的指示。
“恩克,草原上常年征戰不斷,仇恨永無止息,怨怨相報,這樣下去,終究不是辦法。”
“大明皇太孫殿下憐惜草原民眾之苦,決意幫助你們,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
“你立即傳令,讓草原各部落都前來狼居胥山會盟,結永世之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