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慢慢低了下去。
“《科學》期刊按太孫殿下的要求,不斷進行擴刊,招募的編輯,也越來越多。”
“開始的時候,僅僅發行一本《科學》期刊,印刷量大,還有盈利。”
“可擴刊之后,很多專刊的印刷量,并沒有主刊那么大,需要的編輯人員卻大幅度增加。”
“如今,已漸漸有些入不敷出。”
“下官以為,《科學》期刊的定價過低,應該漲價。”
賴文安的語氣很是惶恐不安,心中更忐忑無比,說話都結結巴巴起來。
同樣辦刊物,人家《大明日報》盈利豐厚,養起了探聽司和情報局,為太孫殿下做了不少事。
可自己的《科學》期刊辦著辦著,竟然要虧本了。
這讓他深感有負太孫殿下厚望。
如今之計,要扭虧為盈,也只有漲價一途。
然而,《科學》期刊的發行價格,乃是太孫殿下親自酌定的。
當初,《科學》期刊第一期發行,引發搶購狂潮,黑市上漲成了天價。
太孫殿下又親自下令不斷加印,將價格壓下去。
故而,賴文安也不敢自作主張去漲價。
“那你覺得要漲多少呢?”朱允熥淡淡問道。
太孫殿下沒有責怪自己?
賴文安心中一喜。
“《科學》期刊與《大明日報》不一樣,想要買它的人,即使價格高很多倍,他們也愿意購買。”
“當初市面上一本《科學》期刊,價值數十兩白銀,仍供不應求。”
“下官以為,如今的《科學》期刊,可漲價十倍。”
“如此即使《科學》期刊的發行量減少一半以上,仍有不少盈利。”
這是他認真算過的。
對需要獲取技術的工匠們而言,即令《科學》期刊的價格漲十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會咬著牙關購買。
以前書籍的價格從來不低。
也就是朱允熥發明了滾筒式油印機,使得書籍印刷變得極為容易,后來大明制造局的成立,又促使紙張,油墨的生產技術大大進步,造價不斷降低,才將書籍的價格大幅度壓下來。
即使如此,外面現在也買不到像《科學》期刊這么便宜的書。
更別說《科學》期刊上面刊登的內容,都是極為珍貴的技術。
漲價十倍,購買的人雖然會減少一半左右,但能賺到的錢卻不可同日而語。
“不許漲價。”
就在賴文安以為太孫殿下會批準他漲價的建議時,朱允熥卻是斷然否決了。
“《科學》期刊并不是為了賺錢盈利而設立的。”
“它的目的,是推動大明的科學技術進步。”
“至于《科學》期刊如今入不敷出,經費不足,可以由朝廷拔款。”
開玩笑呢。
大明制造局那么多錢,他都投了。
與之相比,《科學》期刊根本花不了幾個錢。
“聽著,本宮并不是要你的《科學》期刊盈利,虧本是正常的,你不必為此而自責。”
類似于這種學術期刊,僅靠訂閱能賺錢,那才是咄咄怪事了。
后世都不存在這樣的事。
后世大部分學術期刊,都是通過向投稿者收取版面費養活自己的。
第一期《科學》期刊賺錢,那是因為它僅僅只是低階科普讀物,受眾很廣。
研究越來越深,便會曲高和寡,就越不可能賺錢。
但這正是學術期刊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