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怔了怔。
楊士奇解釋道:“等百姓們養成了將糧食儲藏到糧食署的習慣,日后即便糧食署不再開設糧食銀行,沒有了免費存糧的業務,百姓們也會自發將糧食賣給糧食署。”
夏原吉思索了片刻,道:“話雖如此,但若沒有免費存糧業務,自家種的糧食,不少百姓還是會自己存起來的。”
“如此雖有損耗,但畢竟省了存糧取糧的麻煩。”
“只有那些原來大量購糧的人,日后或會按月購買。”
“再或者是多余的糧食,也會存進糧食署。”
朱允熥笑道:“這就得看大明糧食的增產速度了,百姓們有吃不完的糧食,自然會大量賣給糧食署。”
“這……這多少有點豪賭了。”夏原吉失聲道。
楊士奇點頭道:“沒錯,這確實有點冒險。”
“為了保險起見,朝廷已經從倭國大量進口糧食,此事你亦是知曉的。”
“再加上新糧倉所減少的損耗,大明的糧食,憑空增加了許多。”
“只是如今太孫殿下治國,百姓的肚子都吃得更飽了,消耗的糧食激增,才有糧食不足的危機。”
“進一步的增產,就要靠水利工程建設及墾荒。”
夏原吉長吁了一口氣,道:“眼下全國各地都在建水庫,一旦建成,對糧食增產確有極大的幫助。”
“但征發的民工如此之多,今年消耗的糧食也會大增,風險亦更大。”
這就是事情的一體兩面了。
興建水庫,確實會讓明年的糧食增產。
但是,在沒有大型機械器具的時代,水庫的堤壩,可都是需要人工用肩膀一擔一擔挑出來的。
天天干活的民工,也會吃掉更多的糧食。
“這就是糧倉以及收糧的作用了。”朱允熥笑道:“如今不止是普通百姓,富戶大戶的存進糧倉的糧食更多。”
“其中還有不少糧食,是他們多年存下來的。”
“而今都進了糧食署的糧倉,朝廷便可以集中調配。”
“有這些糧食,到明年秋收之前,大明絕不會有少糧缺糧的危機。”
朱允熥對此十分篤定。
民間大戶富戶的存糧,數量其實十分龐大。
只是以前不管有啥大饑荒,天災人禍,他們都會藏得緊緊的,絕不會拿出來救濟沒飯吃的人。
一邊是餓殍遍地,一邊是富戶的糧倉里堆滿了糧食。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如今,那些富戶大戶見將糧食儲存到糧食署的糧倉有利可圖,便也跟著存了進去。
糧食到了糧食署的糧倉里面,朝廷就能統一調配,杜絕這樣的情況發生。
有了這一筆存糧,就算今年大明消耗的糧食大增,也不可能會缺糧。
至于明年的糧食增產,朱允熥更是信心十足。
科學院能不能將有效的農藥研制出來,這不一定。
但今年投錢興建的大量水庫,可不是白建的。
有了這些水庫供水,原來許多不適宜耕種的地區,都能種上糧食。
說到底,要讓糧食產量增加,無非是兩條。
一條是提高單位面積的糧產量。
二則是擴大糧食播種面積。
修水庫既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也會極大的增加糧食播種面積。
因為原來由于供水灌溉問題而無法正常耕種的土地,在修建水庫之后,有了水源灌溉,就能墾荒播種了。
不僅如此,以前供水不足而造成畝產量很低的土地,供水增加之后,畝產量也會大幅提高。
灌溉對糧食產量的影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他的信心,則來源于大明現在的人口。
經歷了元末戰亂,此時大明的人口仍然不多,人均耕地面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