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知識很值錢,賬房的薪水非常高,是尋常力工的二三十倍。
賈秀才在桌子旁坐下,力工們趕忙給他倒了一杯茶。
賈秀才端起茶杯,喝了兩口,潤了潤嗓子,左右環顧著周圍一眾力工,方道:“你們都讓我講一講,那我就說幾句。”
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畢竟,眾人當中,就屬賈秀才是學問最高,大家當然都愿意聽他的。
老朱也頗為好奇的在一旁聽著。
“依我之見,那方孝孺就是誑言欺世盜名之輩,居然擅改圣人之言,擾亂視聽,蠱惑人心,其罪當誅。”
賈秀才一開口,旁邊的眾力工頓時像炸了鍋一樣。
“此話從何說起?”
“賈秀才,圣人沒說過那句話嗎?是他自己編出來的嗎?”
“我看《大明日報》上面說,圣人真說過啊!”
“《大明日報》上也有文章說,方孝孺解讀得不對呢。”
“賈秀才是覺得自己的學問比方孝孺還高嗎?”
“不是你們想聽賈秀才怎么說嗎?怎么現在人家說了,你們又不滿意了嗎?”
“都別吵,聽賈秀才接下來怎么說吧。”
“對啊,先說清楚,圣人到底有沒有提出過‘天下大公’?”
……
熙熙攘攘的人群,半天才安靜下來。
賈秀才“刷”地一下,將折扇打開,一邊搖著扇子,一邊搖頭晃腦,派頭十足。
待周圍人都不再吵了,他才再度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方道:“你們一定要問,圣人到底有沒有提出過‘天下大公’,那我告訴你們,圣人確實提過。”
“據《禮記·禮運篇》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擇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賈秀才搖頭晃腦,背誦著禮記著中的篇章。
對一名秀才來說,背四書五經只是最起碼的基本功。
賈秀才雖然已決意不再走科舉之路,但畢竟也曾經是貨真價實的秀才,對這些經典內容,自然能倒背如流。
《禮記》的作者實際上是西漢的戴次君,后世奉其為“戴圣”,故而《禮記》又被稱為《小戴禮記》。
但《禮記》既然能作為儒家五經之一,它的權威性便得到儒家弟子普遍認可的。
相傳五經都是經過圣人的親自編輯或修改,后人只是對其進行解釋,或加以整理,匯編出版。
可以認為,五經里面的理念,都是圣人認可的理念。
“啪!”一名力工猛拍大腿道:“我就說嘛,方先生作為當世大儒,不可能杜撰圣人之言,聽到沒有……大伙兒都聽到沒有,圣人確實說過‘天下大公’,方先生沒有騙人!”
“哈哈哈,方先生要真是招搖撞騙,擅改圣人之言,天下讀書人早就將他給碎尸萬段了,還用得著我們來討論嗎?”
“說得倒也是啊,人家能公開講學,那就不可能是隨意瞎編。”
“你們先別著急下定論,沒聽賈秀才說,方孝孺擾亂視聽,蠱惑人心,其罪當誅嗎?”
……
人群又熱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