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
冬日里的風也并不總是陰冷刺骨。
比如今天吹來的風,就十分和暖,也很輕柔。
微風拂面。
卷起耳邊發稍。
齊泰跪在地上,陳述著自己與黃子澄勾結之事。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他緩緩閉上眼睛,面露痛苦之色。
“我是洪武十七年的應天府鄉試的解元,次年便高中進士,先授禮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主事。”
“黃子澄與我是同榜進士,有同窗之誼,故而我們兩人素來交情甚好。”
“昔年讀書之時,我自許聰慧過人,非常人所能企及,成了應天府鄉試第一名后,更是目空一切。”
“我自幼有報國之心,立志齊家治國平天下。”
“擔任禮部主事時,我覺得禮部不足以展現自己的才華和抱負,便積極運作,終于調到了兵部。”
“在兵部任職期間,我兢兢業業,謹小慎微,辦事盡心盡責,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邊境所有千戶以上的將領名字,各衛所的錢糧,軍械庫存情況,我皆了如指掌,倒背如流。”
“禮部同事無不稱贊。”
“可我在朝中并無背景,更無靠山,所以多年都沒有得到提撥重用。”
“那日陛下召群臣商議立儲之事,太孫殿下挺身而出,力阻陛下不得立廢獻王為儲君,轟動朝野。”
“我卻覺得太孫殿下太過孟浪,目中無人。”
“縱有幾分才華,卻失之以‘狂’。”
“況且太孫殿下乃是常氏所生,與淮西勛貴關系緊密。”
“朝中文官私下皆以為,陛下昔年倚仗淮西勛貴起家,如今朝堂上遍布淮西公勛,他們拉幫結派,根本不將其他官員看在眼里,若不加以限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故而滿朝文官,雖無明言,卻都認為絕不可以立太孫殿下為儲君。”
“我亦是持如此觀點。”
他說到這里,楊靖、袁泰、周志清等三人的臉色,頓時都有些掛不住了。
三人可都是文官。
而且當初因朱允熥抓捕藍玉一事,與朱允熥發生過沖突,還曾經聯手想闖吳王府。
“齊泰,你休得滿口胡言,顛倒是非黑白,挑撥朝廷官員與太孫殿下的關系,其心可誅!”袁泰厲聲怒喝:“你東扯西拉,卻一直不說自己的犯罪事實,還不快趕緊交待?”
“再有胡言亂語,立即大刑伺候!”
齊泰木然抬頭望著他。
袁泰勃然大怒,吼道:“好你個齊泰,事到如今,居然這般狂悖,若不用大刑……”
他的聲音,突然戛然而止。
因為袁泰猛然發現,一直躺在搖椅上的朱允熥,正望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