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淡淡,平靜如秋水。
無聲無息。
沒有生氣,沒有動怒,臉上神色亦是古井無波。
只有淡淡的眼光。
可那明明只是普通而尋常眼光,落在袁泰眼中,卻仿佛有萬千劍雨自天垂落,雷霆密布。
天威浩瀚恐怖。
剎時間,袁泰全身冷汗直冒。
轉瞬便濕透了衣襟。
太孫殿下親審,沒有出言阻止齊泰說話,又哪里輪得到他來指手畫腳呢?
想到這里,后面的話自然是無論如何也說不下去了。
高舉的手又放了下來,轉而向朱允熥拜道:“下官面對此奸賊妖言時,一時心情激憤不平,以致失禮,驚憂了太孫殿下,還請太孫殿下責罰。”
朱允熥沒有回言。
現場十分安靜。
朱允熥將目光收回,轉而望向齊泰:“你接著向下說。”
“在此之后,金陵城流傳起太孫殿下該立為儲君的謠言,我認為這是太孫殿下所為,故而對太孫殿下更加厭惡。”
“再后來,太孫殿下啟用楊士奇,抓了涼國公藍玉,又利用故太子在世時所說的話,激起陛下愛護之心,舐犢之情,從而在爭儲中一舉扭轉局面。”
“可我卻對太孫殿下越來越反感。”
“我在朝中并無根系,文官們紛紛與黃子澄及獻王交好時,我反而什么都沒做。”
“那時,我與黃子澄雖然相交甚好,卻皆是朋友之誼,并不涉及朝廷政論,更沒有牽入儲君之爭中。”
“一直到后來,北方密諜傳來北元要侵犯大明的消息,秦王和晉王更是以此為由離京而去。”
“那時太孫殿下正在籌辦大明軍事學院,下令勛貴武將皆不得擅自離京。”
“我是兵部主事,在得到北元可能大舉南下的消息后,便準備錢糧馬匹軍械,以備不時之需,不料,卻收到了無須加強北方邊境防備的命令。”
“我認為太孫殿下不注重朝廷大事,置邊疆風險于不顧,置億萬黎民百姓于不顧,只顧自己爭權奪勢。這樣的人,即令才華蓋世,卻無仁義之心,絕不能立為人君。”
“也就是從那一次起,我終于下定決心,主動找到黃子澄,經他介紹,轉投到了廢獻王門下,想助廢獻王扳倒太孫殿下。”
“再后來,呂妃身死,廢獻王發瘋,在儲君之爭中徹底失敗,太孫殿下也很快正式被立為皇太孫。”
“黃子澄卻仍不死心,想借出使倭國的機會,從倭國借兵。”
“出使倭國之前,他前來找我,向我說了心中的想法。”
“剛一開始,我被嚇傻了,覺得他是瘋了。”
“可他卻例舉了很多太孫殿下的‘罪狀’。”
“縱容稅務司實行暴政,懷疑太孫殿下殺死自己養母呂妃,迫害長兄……”
“所謂的‘太孫新政’,更是令人膽戰心驚……”
“我贊同他的想法,覺得倘若太孫殿下登基稱帝,執掌大權,則大明亦會如隋朝那般,迅速走向衰亡。”
“我認為自己身為讀書人,不能負了自幼胸中所學,不能忘了圣賢之言,要肩起維護江山社稷,拯救天下蒼生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