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這就是大明最新的“東風級”戰艦和“太平級”運輸艦。
名字是朱允熥親自所取。
按照艦炮的數量多少和船舶的大小,又分別劃分了四個等級。
該艦的帆,舵,皆運用了大量的滑輪,船體更是嚴密的數學計算,經過十分科學的設計。
雖然同樣是帆船,但東風級戰艦和太平級運輸艦,采用三桅桿設計,船型也經過特別優化,速度較之原來的大明寶船,差不多要快一倍以上。
更重要的是,由于增加了艦首“首斜桁”和艦尾“后桅桿”,依靠其上帆成為“空氣舵”,配合下方的水舵,使得其轉向十分靈活。
遠遠望去,高高聳立的風帆,以及無數錯綜復雜的繩索,就能讓人十分直觀的感受到東風級和太平級先進與復雜。
朱棡登船以后,像一個好奇寶寶,向船上的水手們詢問那些繩索作用。
越問越是感到深深的震撼。
這類戰艦不僅僅是龐大,更重要的是,它實在太復雜了。
很多功能,都是朱棡從來沒有想過的。
朱允熥出征倭國回來,他曾派人要過其寶船的圖紙。
除了速射炮讓朱棡感到驚嘆以外,其他的東西,還覺得皆是平平。
倭國一戰即敗,多因國力不濟的緣故。
可眼下的東風級戰艦和太平級運艦,與當初出征倭國時的戰艦相比,除了艦體大小差不多之外,其它的結構,已經是完全大變樣了。
較之原來的圖紙,又何止復雜了十倍。
在大洋上航行的能力,也大大增強。
朱允熥能將如此先進的艦船交到自己手中,或許,真如他所言,這不是流放,而是讓他去征服遙遠的大陸。
“晉王殿下,太孫殿下率文武百官,來為殿下送行啦。”
朱棡愣了一下。
自己一個失意的王爺,當初回京都是被“押解”而來。
此番“流放”出海,他竟然來給自己送行?
出去一看,果然,碼頭上,軍武肅穆,百官皆在列。
朱棡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親家,穎國公傅友德。
當日是他和傅友德一起領兵出征。
他被押送進京,傅友德同樣也是如此。
只不過,兩人沒有被關在一起,故而,朱棡一直都沒有他的消息。
在朱棡看來,自己身為皇子,能免一死,可傅友德多半就是死罪難逃了。
老朱正愁找不到借口殺這些勛貴呢。
傅友德擅自調集十幾萬大軍,這個罪名,他扛不起。
卻沒有想到,今日在碼頭上,還能再見到傅友德。
而且,對方并沒有身著囚衣,反而是一身戎裝,正站在朱允熥身旁。
朱棡雙眸微微瞇起。
他快步下船,走了過去,還未開口相問,便聽得朱允熥笑道:“我已拜穎國公為大將軍,他將隨你一起,前往封地,為大明開疆拓土。”
“你……”
朱棡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朱允熥打斷。
“這是今日的《大明日報》,你自己去看吧。”
朱棡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晉王請求撤藩,朝廷加封南王”,下面還有一行字“南王率軍前往海外,大將軍傅友德隨行”。
文章的內容,則是他朱棡以草原已經平定,無須再塞邊為由,請求朝廷撤去其晉王封號,收回封地。
太孫殿下與朝臣商議后,同意了他的請求,并加封他為南王,封地在海外三萬里之外。
文章還介紹那片封地如何如何遼闊,其面積之廣,甚至超過了如今的整個大明。
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唯一的壞處是,那里的人,尚未蒙圣賢教化,未沐浴大明皇恩,需要南王去征服,去教化他們。
讓他們,讓那片遙遠又遼闊的大地,從此沐浴在大明的光輝之下。